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3.d 解析: 農奴是國民財富的主要創造者,但他們生活非常貧困,社會財富主要集中在封建主手里。
4.b 解析:仔細觀察圖畫,聯系工業化的概念和文學藝術是政治經濟在思想文化領域里的反映進行思考。
5. d 解析: 本題考察學生再認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a項屬于封建地主的主張;b項屬于守舊派的主張;c項屬于改革派的主張;d項屬于激進派的主張
6. a 解析: 本題屬于材料式選擇題,考查學生分析圖表的能力。解題關鍵是注意表格中的“19世紀中葉和1861年”,由于農奴制的存在,阻礙了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7.b 解析: 19世紀中葉的俄國,農奴制面臨著嚴重的危機。在農奴制度下,俄國工業發展不僅缺乏必需的自由勞專力,也缺少工業投資,更造成國內市場的極端狹窄。農奴制度的存在已經成為俄國工業發展的最大障礙,而新思潮的涌動是俄國工業發展在思想領域的反映。俄國工業的發展要求突破農奴制束縛,克里米亞戰爭是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外因。
8.b 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和再認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正是由于俄國的軍事行動侵犯了英國和法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利益,才引起英法參戰克里米亞戰爭。
9. c 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和再認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激化了社會矛盾,成為改革的直接誘因。
10. c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的歸納概括及知識遷移能力。a、b、d三項都是改革醞釀的具體辦法.體理了緩慢而謹慎的特點。
11.d 解析: 本題考查對“二一九法令”局限性與進步的辨析c改革后農民不再受個別地主支配屬于進步性。法又稱“解放”法令,主要是指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再他們當作私有財產任意處置。
12.a 解析: 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度,為俄匡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13. a 解析: 抓住題干要求“思想近代化”主要是解放人們的思想,西方思想和統治方式的傳入,打破了舊思想的束縛,bd兩項主要有利于經濟上近代化,c項不利于近代化發展,是改革不徹底的表現。
14.d 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記憶能力和識圖能力。①②兩圖是平民知識分子革命家,主張更具有革命精神,③是亞歷山大二世,頒布了“二一九法令”,推行了農奴制改革。
15. a 解析: 本題屬于材料式選擇題。首先正確理解材料中揭示的農民的變化,再根據法令內容最能讓農民滿意的條文,選出正確答
16.d 解析: 本題考查對“二一九法令”局限性與進步性的辨析。改革后農民不再受個別地主支配屬于進步性。法令又稱“解放’法令,主要是指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再把他們當作私有財產任意處置。
17. b 解析: 農奴制改革在推動俄國社會進步方面,主要就是從法律上規定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
18. b 解析: 本題考查學主的理解能力。1861年改革是俄國近代化進程的開始。a項近代代司法制度的完善表述錯誤,只能是對舊司法制度的完善,建立了近代的司法制度。c項表述錯誤,沙皇專制制度仍然存在.d項不屬于186]年的范疇,因此正確答案為b項。
19.d 解析: 本題考查對“二一九法令”局限性與進步性的辨析。改革后農民不再受個別地主的支配屬于進步性,其他三項都屬于該法令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