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課 西學東漸(學案)
(2)
2、代表人物:
①康有為:開設萬木草堂,聚徒講學。其理論特點是把 與中國傳統儒學相結合,打著孔子亡靈為號來否定專制統治的思想基礎——儒學。著有《 》和《 》
②梁啟超:積極宣傳 思想,把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應用于社會領域,主張實行 政體
③譚嗣同:以資產階級的 觀念,批判專制君權、綱常禮教,倡導 。
④嚴復:是系統地將西學介紹到中國的第一人,提出“以 為體,以民主為用”的主張;借用進化論“ ”的原理,闡明了中國實行變法維新的道理。
3、維新派與頑固派的論戰
(1)主要內容:要不要 ;要不要興民權、實行 ;要不要 、提倡西學、改革教育制度等方面。
(2)影響:形成一次影響深遠的思想解放運動,為中國文化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路。
四、問題反饋:
西學東漸(導學案)
一、情景導入
回顧影片《鴉片戰爭》,特別是有關“戰爭的開端及中國戰敗簽訂不平等條約”的部分。
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清王朝,在鴉片戰爭中一敗涂地,顏面盡失,不得已向蠻夷之邦——英夷,屈辱求和。這場戰爭給古老的中國帶來巨大的沖擊,一些愛國的知識分子在嚴峻的現實面前,率先驚醒,開始擺脫與西方隔絕的狀態,逐漸走上蛻變與新生的近代思想歷程。
二、合作探究
1、曾國藩:“今日和議既成,中外貿易有無交通,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購成之后,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員通行之物。可以剿發捻,可以用勤遠略。”
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慈禧為何支持洋務派的觀點?“體用”分別指什么?
2、將學生分成四個調查小組: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小組,各自收集相關人物的有關材料,并完成下列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