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課:音樂與影視藝術教學案
第二,各國面臨不同的社會問題使音樂的發展呈現出多樣性和民族性。
(2)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杰作
第一,歐洲浪漫主義音樂。教材介紹了浪漫主義音樂的興起和發展、主要特點以及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興起和發展。浪漫主義音樂是在浪漫主義文學的影響下于19世紀初興起,以奧地利和德意志為中心。19世紀中期走向鼎盛時期。
2)主要特點。浪漫主義音樂與19世紀以前的古典主義音樂不同。古典主義音樂崇尚理性、重視規范、要求感情的節制和形式,而浪漫主義音樂一則著重感情的抒發和個性化的心理刻畫、注重音樂中的詩情畫意,感情熱烈而奔放。二則在音樂作品中大量弘揚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樂派。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浪漫主義音樂家燦若群星,他們給后人留下了許多不朽之作。德意志的貝多芬是維也納古典樂派及向浪漫主義樂派過渡時期的代表,有“樂圣”之稱。
浪漫主義音樂在歌劇中也取得了輝煌成就。意大利羅西尼的作品旋律優美、技藝精巧。他還是美聲唱法的開創者。威爾第的音樂作品具有崇高的愛國主義思想、富有民族特色,對當時意大利民族意識的覺醒起了巨大作用,人們尊稱他為“意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法國的比才的代表作品《卡門》是世界最優秀的歌劇作品之一,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法國音樂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征,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德意志瓦格納的作品極有獨創性。他用近20年的時間完成的巨作《尼布龍根的指環》具有鮮明的德意志民族特色。
第二,民族樂派。民族樂派出現于19世紀中后期的俄國和東歐地區。《天鵝湖》《胡桃夾子》至今仍煥發著生命力,受到人們的喜愛。
19世紀的音樂以浪漫主義音樂為主。教材介紹了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它們幾乎都是世界級音樂大師和世界名曲。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選擇播放風格不同的幾個音樂片段,讓學生體會音樂的語言并在鑒賞中比較分析其特色和浪漫主義音樂的共同特點。
二、20世紀世界的音樂發展變化
(1)20世紀現代主義音樂興起
20世紀世界經濟的迅速增長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發展,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心理和思維方式,這些推動了音樂的進一步發展,現代主義音樂興起。在眾多的流派中,流行音樂脫穎而出。
(2)流行音樂的發展及評價
第一,流行音樂發展的三個階段。
(1)一戰后至二戰前流行音樂的主流是爵士樂(jazz)。爵士樂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發源于美國南部新奧爾良的一種流行音樂,是美國黑人從非洲帶來的傳統音樂與歐洲音樂長期融合的產物。
(2)二戰后的流行音樂中有搖滾樂、藍調和新的爵士樂“比博普”。
(3)20世紀70年代以后,音樂風格更加多樣,表現在具有即興性、強調借助和運用電子手段、注重話筒的操縱技術、商業化傾向日趨明顯。流行音樂的發展日益走向繁榮。 第二,對20世紀流行音樂的評價。流行音樂反映了現代社會青少年一代的情緒追求,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傳。流行音樂是突破傳統、緩解競爭壓力、宣泄喜怒哀樂的一種最直接方式。日益繁榮的流行音樂活動也改變著人類的娛樂和生活方式。
(3)當代音樂的發展趨勢和走向繁榮的原因
當代音樂具有大眾化和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伴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和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各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這些因素促進了當代音樂的日益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