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
[重點突破]
1.遷都洛陽的原因和影響
(1)原因:①在政治上,平城是鮮卑貴族集中的地方,保守勢力強大,孝文帝推行的改革遭到了保守勢力的非難和抵制,阻力重重。②在經濟上,平城地區產糧有限,經常發生水旱疾疫之災,不足以承載大量人口所需要的生活供應。③洛陽地處中原,農、業發達,又是當時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推行改革政策的阻力要小得多。
(2)影響:洛陽是歷代帝王建都立業之所,也是漢文化積淀深厚之地,遷都洛陽首先有利于鞏固前期改革的成果,其次有利于進一步推行深層次的改革。遷都洛陽是整個改革的關鍵和后期改革的前提。
2.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1)孝文帝改革順應了生產力發展的趨勢——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趨勢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統治者鞏固政權的需要。
(4)孝文帝的膽略和卓識,沖破阻力,毅然改革。
3.北方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1)原因:①均田制的推行;②孝文帝重視農業水利工程的修建,派遣工匠赴全國各地,指導修建水利工程;③生產力的進步,即北魏時期犁和牛耕已廣泛使用;④吏治的改善和俸祿制的實行,減輕了官吏對百姓的掠奪,使農民安心從事生產,提高了生產的積極性。
(2)標志:一片瓦礫的洛陽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商業貿易之盛遠遠超過了平城和南朝的建康,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性商業城市。
[鞏固練習]
一、選擇題
1. 北魏是下列哪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a.羯 b. 鮮卑 c. 氐 d. 匈奴
2. 南朝謝靈運寫道:“北境自染逆,窮苦備罹,征調賦斂,靡有止矣”,反映了
a.鮮卑貴族實行民族歧視政策 b.鮮卑貴族殘酷的經濟掠奪
c.柔然侵擾北魏 d.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3.北魏實行均田制,主要是
a.把農民原有的土地拿來重新分配 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進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進行分配 d.對全國所有的耕地重新進行分配
4. 北魏均田制得以實施的前提條件是
a. 土地私有制的發展 b. 民族融合的加強
c. 政府掌握大量可供分配的土地 d. 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
5. 據史書記載:北魏孝文帝,“雅好讀書,手不釋卷。《五經》之義,覽之便講……善談《左》《老》,尤精釋義。好為文章,詩賦銘頌,任興而作。”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詣
a. 知識豐富 b. 詩辭文章寫作 c. 政治 d. 漢族文化
6. 下列歷史現象中,與北魏孝文帝改革互為因果關系不相符的是
a. 北方統一的實現 b. 鮮卑族封建化進程的深化
c. 北方民族大融合 d. 北方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