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
c.各族人民的長期交往 d.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17. 北魏統一北方,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使鮮卑族由畜牧經濟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轉向農業經濟為主的定居生活,這表明民族融合的過程,從經濟發展角度看,實質上是
a. 封建化過程 b. 農業化過程 c. 工業化過程 d. 漢化過程
18. 關于商鞅變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 改革都獲得了成功 b. 都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c. 改革進程都很順利 d. 都改變了原有的生產關系
19. 商鞅變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產生了深刻的社會影響,其最主要的表現是
a. 改變了單一的生產方式 b. 促進了封建化進程
c. 增強了國家的綜合國力 d. 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20. 史學界對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北魏孝文帝是蓋世英雄,也有人認為他是千古罪人。出現這種分歧主要是針對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
a. 均田制 b. 三長制 c. 新租調制 d. 漢化政策
二、材料解析題
21. 仔細閱讀下列圖文材料,根據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圖一 北魏騎馬武士 圖二 孝文帝改革后的服裝
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畝、桑田20畝;婦女授露田20畝,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滿70歲后免課者,露田歸還國家。桑田為世業,身死不還官,桑田須種一定數量的桑、榆、棗樹等。不適合種蠶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畝、女子5畝。露田、麻田均不得買賣,桑田也限制買賣。
――《魏書•高祖記》
請回答:
(1)圖一和圖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的鮮卑族人所穿的不同服裝,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
(2)材料二實際上是中國古代歷史上開始實行的一種什么土地制度?其影響是什么?
(3)孝文帝改革和商鞅變法的共同點是什么?
22.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孝文帝“雅好《詩》、《書》,手不釋卷。《五經》之義,覽之便講。學不師受,探其精奧。史傳百家,無不該涉。善談《莊》、《老》,尤精釋義。才藻高瞻,好文為章。詩、賦、銘、頌,有興而作。有大文筆,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書•高祖記》
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飾、飲食情景之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