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的探索
③使“左”傾錯誤嚴重泛濫,造成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破壞;
④是我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一次嚴重失誤,是1959—1961三年經濟困難的主要原因。
糾正措施 1960實行“ ”的八字方針。到 年國民經濟得到恢復。
補充理解:
教訓:社會主義建設中:①要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經濟建設要有計劃、按比例進行。②要實事求是,生產關系的變革不能超越生產力實際水平。③必須從國情出發,抓住主要矛盾,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5.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戰略決策;認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對我國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歷史意義。
(1)時間: 年12月
(2)內容:
a重新確立了 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
b拋棄“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左”傾錯誤方針,作出把工作重點 戰略決策;作出以 為中心,實施 的決策。
(3)歷史意義:
6.理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中國的改革首先從 開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 。
(2)主要史實:1978年12月 鳳陽縣小崗村農民自發包產到戶;1980年, 廣漢的一個公社取消人民公社;
(3)主要內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分戶經營、自負盈虧。
(4)意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農村改革的突破性進展推動著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7.了解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
(1)重要推動因素
農村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
(2)中心環節: 。
(3)主要內容
改革前 改革后
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 單一的公有制 以
(根源:生產力發展的不平衡)
經營管理體制 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 按照政企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的原則,實行各種形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十四大以后努力建立
和現代企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