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必修三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
⑤中華民族具有勤勞、刻苦鉆研、重視調查研究的優良傳統,富于智慧和創新精神。
⑥明清以前,中國歷代統治者大都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2)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科技衰落,整體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當時中國落后的社會生產關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嚴重地束縛了科學技術的進步。
②封建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
③中國封建統治者歷來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清朝嚴格限制手工業生產的規模。壓制了手工業的發展,不利于科學技術成果的產生和推廣。
④明清統治者加強文化專制統治,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不利于自然科學的研究與發展。
⑤明清時期,歐洲的科技迅速發展。
4.對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認識
(1)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征。然而中國的科技成就大多是對生產經驗和自然現象的簡單總結。它未能使中國在邁向近代化的過程中獨領風騷,更沒有使中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生質的變化。
(2)中國古代科技是建立在農耕文明基礎之上的,科技一旦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就是去了發展的動力。同時,為鞏固大一統封建專制統治,古代統治者重視社會秩序和倫理道德的教化,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學教育的成分,使中國古代史去了研究自然科學的條件。
(3)中國古代數學、天文、歷法、農學等科技門類的發展,與農業文明息息相關。
(4)中國古代醫學相當發達,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生態度。中醫中藥至今仍在世界醫學領域張有重要地位。
(5)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我國古代并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不能說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說明任何重大科技發明創造,只有在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時候,才發揮著改造社會的巨大作用。
(6)明清時期我國科技繼續發展,而西方文藝復興后科技也在迅速發展,但二者并不等同,我國明清時期的科技屬于傳統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中國明清時期的科技屬于古典的應用科技,而西方的屬于實驗科學。
5.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
(1)從科技內容上看,應用性強,而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探索不夠。
(2)從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傳統的典籍整理與經驗總結,缺少實驗。
(3)從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務于封建農業經濟,缺乏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意識。
(4)從科技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與農業息息相關的農學、天文歷法以及醫學等方面。四、易混易錯點辨析 例一:四大發明之所以是中國成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是因為四大發明( ) a.是西方早期早起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b.在推動人類進步的過程中作用巨大 c.發明的過程比較艱巨 d.領先世界的時間最長,足以令中華民族驕傲至今 答案:b 辨析:c項、d項只是表象,較易排除,四大發明在推動西方向近代社會邁進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a項包含在b項中。故答案為b。 例二:關于中國古代發明和發現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記錄哈雷彗星的國家 ②《九章算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著作 ③《齊民要術》是世界現存最完整、最系統的古代農業科學著作 ④《本草綱目》是中醫學的奠基之作 a.① ② b.③ ④ c.① ③④ d.② ④ 答案:a 辨析:《齊民要術》是中國而不是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古代農業科學著作;中醫學的奠基之作是《黃帝內經》。故答案為a。 例三:馬克思說:“火藥、羅盤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這段話反映出( ) a.中國古代發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b.西方資產階級利用這些發明進行侵略擴張 c.在特定條件下科技發明對歷史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d.三項發明蘊含著資本主義發展因素 答案:c 辨析:a項表述錯誤,世界文明是多元的;b項與題干內容不符;d項表述錯誤,三大發明是在封建社會產生的;c項科學的體現了馬克主義觀點。故答案為c。 例四:假若你生活在北宋末年,從理論上講,你可以看到哪些技術的運用( ) ①用活字印刷術印刷麻紙書籍 ②利用火藥開山采礦 ③運用指南針航海 ④翻閱《授時歷》計算日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辨析:《授時歷》是元朝郭守敬編制的,排除④。故答案為d。 例五:韓劇《大長今》的播出,使中醫再度蜚聲海內外,下列關于中醫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①《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奠基之作 ②《傷寒雜病論》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 ③《傷寒雜病論》提出辨證施治地方法 ④《本草綱目》被后世醫學家譽為“萬世寶典”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辨析: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的是《本草綱目》;被后世醫學家譽為“萬世寶典”的是《傷寒雜病論》。故答案為d。五、體驗高考 例一:(xx年高考廣東卷)我國古代科技的主要特點是( ) a.政府是科學研究的主要組織者 b.實用科技發達 c.普遍重視科學實驗 d.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 答案:b 辨析:解題時注意抓住“主要”二字進行分析。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主要是由農耕經濟的發展決定,政府作為組織者對古代科技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中國古代科技多是經驗的總結,缺乏系統的理論體系和科學實驗。故答案為b。 例二:(xx年上海單科4)西漢太中大夫東方朔撰文上呈漢武帝,所用竹簡需兩人抬進宮。以后改變攜書不方便現象首先得益于發明了( ) a.造紙技術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術 d.活字印刷 答案:a 辨析:紙發明以前,人們用于書寫的材料主要是竹、木簡或帛。紙出現在西漢前期,大規模用于書寫的紙在東漢“蔡侯紙”出現以后。故答案為a。 例三:(xx高考山東基本能力測試)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大大促進了書籍的發展,下列左側是繁體“書”字,其活字應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