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梭倫改革
(3)古希臘獨特的地理環境有利于希臘人進行廣泛的海外貿易,便于其與其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為古希臘人提供了寬松自由的求生環境,并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觀念。同時,古希臘城邦的特點是小國寡民,這使公民有較多機會直接參與城邦的公共事務。
12.【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閱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概括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解題關鍵要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與雅典社會現狀有機結合在一起。其中第(2)題要了解當時雅典社會的特點——貴族與平民的矛盾。
答案:(1)貴族、平民。
(2)政治上無權,經濟上遭到貴族盤剝,時常有淪為“六一漢”或債務奴隸的危險。
(3)認識到社會危機,主張進行社會改革。
高考猜想
13.【解析】本題綜合考查學生理解、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將材料與所學知識結合在一起。第(1)題要注意總體特征和政治體制,第(2)題注意雅典公民的發展變化、工商業奴隸主的興起以及雅典公民的分化。
答案:(1)主要特征:小國寡民,各邦長期獨立自治;自治權歸屬于城邦公民;城邦政體中貴族制和民主制最為流行。(2)雅典公民包括貴族與平民兩部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工商業奴隸主階層發展起來。梭倫改革前雅典公民分化為三部分:代表貴族的“平原派”,主張維護貴族寡頭政治.以鞏固自身的統治;代表工商業奴隸主的“海岸派”,主張實行溫和的改革,分享政治權利;代表平民的“山地派”,主張實行激進的民主政治,進行徹底的社會變革。
14.【解析】 本插圖名為“改革前的辯論”,但沒有寫明參與辯論的派別,因此,解答第(2)問時不能武斷地認為是哪一個派別,而應該將三個派別都考慮在內。
答案:(1)貴族階級、平民階級。貴族在政治上占據了首席執政官等要職,把持了作為最高決策機關、監察和審判機關的長老會議;經濟上,掌握了大部分的財富。
(2)平原派、山地派、海岸派。平原派主張維護貴族寡頭政治,以鞏固自身的既得利益;山地派主張實行激進的民主政治,進行徹底的社會變革;海岸派關注發展海外貿易,掠奪外邦奴隸與財產。他們一方面要求打破平原派的政治專權,分享權利;另一方面也不贊成山地派的激進要求,主張實行溫和的改革。
(3)是否保留貴族政治成為辯論的核心。實質:貴族與平民的矛盾尖銳,內戰一觸即發,改革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