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分析討論得出結論。
追問拓展:你如何看待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這種生產方法,如果在20世紀以前能否進行?為什么?
(2)關于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通過多媒體演示時事新聞中人們對經濟全球化問題的不同反映的圖片,圍繞“經濟全球化的利弊”,把學生分為正反兩方,以辯論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4、【教師總結】在學生自由發言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進行歸理,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并得出結論。
教師總結,強調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無法改變的歷史趨勢;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對經濟全球化因勢利導、趨利避害,促進世界共同繁榮。
二、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
1、【學生閱讀 思考】
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是什么?關貿總協定在世界經濟發展中起了怎樣的作用?又有哪些局限性?
2、【學生閱讀 概括】世界貿易組織建立的目的是什么?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鑒于教材篇幅有限,教師對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宗旨、職能、基本原則等方面進行了適當補充,并通過數據材料說明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中的作用。
三、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歷史情景】播放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歷史片斷:xx年11月10日晚18時39分,隨著wto第四屆部長會議主席卡邁斯手中的一聲木槌響,會議通過了關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決定,13億中國人翹首以待的夢想瞬間化為現實。
2、【補充】中國入世的艱難歷程,老師介紹沈覺人、佟志廣、谷永江、龍永圖四位首席談判代表
3、【學生思考】結合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規定,談一談中國為什么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給世界和中國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教師通過“走向世界的海爾”和“美國對華彩電傾銷案”正反兩個事例的分析,使學生明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的對外貿易既面臨著良好的機遇,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我國企業要積極面對,沉著應戰,對內提高勞動生產率,對外熟悉世貿組織規則,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以適應新的國際形勢。
四、小結: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來說是利大于弊,是最大的受益者,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趨勢,在全球化浪潮沖擊下,不存在避世自保的“世外桃源”,任何國家不能現在都不可能關起門來搞建設。經濟全球化也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參與國際競爭的良好機遇。
實踐證明,一個國家的開放程度與它所獲得的發展機會成正比。只有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才能正確主動獲得發展!
教學反思:
在教學設計中,特別是導入部分能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的興趣極高。其次,很多的設問存在太大的空泛,學生的思考的角度存在偏差。
在教學中,本課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如討論、辯論、自由發言、設計靈活的課后調查活動等,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培養了學生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