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簡 易 邏 輯
二 簡 易 邏 輯 邏輯聯結詞[教學目的]⒈了解含有“或”、“且”、“非”的復合命題的構成,會判斷復合命題的真假;⒉理解邏輯聯結詞“或”、“且”、“非”的含義.[重點難點]重點:判斷復合命題真假的方法; 難點:對“或”的含義的理解.[教學設想] 1.教法 2.學法 3.課時[教學過程]邏輯聯結詞與復合命題[教學目的]理解邏輯聯結詞“或”、“且”、“非”的含義;了解含有“或”、“且”、“非”的復合命題的構成.[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 ⒈什么叫命題?先看下列語句:① 12>5;② 3是12的約數;③ 0.5是整數.我們知道,①、②是真的,③是假的.再看下列語句:④ 這是一棵大樹;⑤ 3是12的約數嗎?⑥ x>5.對于④,由于“大樹”沒有界定,就不能判斷其真假;對于⑤,它不涉及真假;對于⑥,由于x是未知數,也不能判斷它是否成立(即真假).一般地,可以判斷真假的語句就叫做命題;語句是真的,就叫真命題,語句是假的,就叫假命題.例如,語句①、②、③都是命題,其中①、②是真命題,③是假命題.不能判斷真假(或不涉及真假)的語句不是命題.例如,語句④、⑤、⑥都不是命題.說明:⑴初中教材中命題的定義是: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題;這里的定義是:可以判斷真假的語句叫做命題.說法不同,實質是一樣的.⑵注意不是所有的語句都是命題,語句是不是命題,關鍵在于能不能判斷其真假,即能不能判斷其是否成立.不能判斷真假的語句,就不是命題.⑶與命題相關的概念是開語句.例如,x<2,x-5=3,(x+y)(x-y)=0.這些語句中含有變量x或y,在沒有給定這些變量的值之前,是無法確定語句真假的.這種含有變量的語句叫做開語句(有的邏輯書也稱之為條件命題).⒉ 上述①、②、③三個命題都比較簡單,由簡單的命題可以組合成新的比較復雜的命題,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種較復雜命題的構成形式.二、學習、講解新課 ⒈ “或”、“且”、“非”的含義看下面的例子:⑦ 10可以被2或5整除;⑧ 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且平分;⑨ 0.5非整數 .這里的“或”我們已經學過,像不等式x2-x-6>0的解集是{x|x<-2,或x>3};“且”我們也學過,像不等式x2-x-6 <0的解集是{x|-2<x<3},即{x|x>-2,且x<3};“非”是否定的意思,“0.5非整數”是對命題“0.5是整數”進行否定而得出的新命題.“或”、“且”、“非”這些詞就叫做邏輯聯結詞.⒉ 簡單命題與復合命題像上述①、②、③這樣的命題,是不含邏輯聯結詞的命題,稱為簡單命題;像上述⑦、⑧、⑨這樣的命題,它們是由簡單命題與邏輯聯結詞構成的命題,稱為復合命題.⒊ 復合命題的構成形式我們常用小寫的拉丁字母p,q,r,s,…來表示命題,由上述復合命題⑦、⑧、⑨可知,復合命題的構成形式分別是:p或q; p且q;非p.非p也叫做命題p的否定.“p或q”是指p,q中的任何一個或兩者.例如,“x a或x b”,是指x可能屬于a但不屬于b(這里的“但”等價于“且”),x也可能不屬于a但屬于b,x還可能既屬于a又屬于b(即x a∩b);又如在“p真或q真”中,可能只有p真,也可能只有q真,還可能p,q都為真.“p且q”是指p,q中的兩者.例如,“x a且x b”,是指x屬于a,同時x也屬于b(即x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