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電阻定律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教案
2.6電阻定律
年 月 日
課 題
§2.6電阻定律 課 型 新授課
教 學 目 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電阻定律和電阻率,能利用電阻定律進行有關的分析和計算。 2、了解電阻率與溫度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用控制變量法,探究導體電阻的決定因素,培養學生利用實驗抽象概括出物理規律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探究,體會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電阻定律及利用電阻定律分析、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難點 利用實驗,抽象概括出電阻定律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 教 學 方 法 探究、講授、討論、練習 教 學 手 段 實物投影儀、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學生電源、電鍵、導線若干、實驗所需合金導線、日光燈燈絲、歐姆表、酒精燈、熱敏電阻、光敏電阻、手電筒 教學活動 (一)引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在初中學過,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導體電阻的大小決定于哪些因素?其定性關系是什么?學生:導體電阻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同種材料制成的導體,長度越長,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教師:同學們在初中已經知道了導體的電阻與材料、長度、橫截面積的定性關系,這節課讓我們用實驗定量地研究這個問題。 (二)進行新課 1、電阻定律 教師:(多媒體展示)介紹固定在膠木板上的四根合金導線l1、l2、l3、l4的特點. (1)l1、l2為橫截面積相同、材料相同而長度不同的合金導線(鎳鉻絲)(2)l2、l3為長度相同,材料相同但橫截面積不同的合金導線(鎳鉻絲)(3)l3、l4為長度相同、橫截面積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合金導線(l3為鎳鉻絲,l4為康銅絲)演示實驗:按下圖連接成電路。
(1)研究導體電阻與導體長度的關系教師:將與a、b連接的導線分別接在l1、l2兩端,調節變阻器r,保持導線兩端的電壓相同,并測出電流.比較通過l1、l2電流的不同,得出導線電阻與導線長度的關系。學生:從實驗知道,電流與導線的長度成反比,表明導線的電阻與導線的長度成正比。(2)研究導體電阻與導體橫截面積的關系教師:將與a、b連接的導線分別接在l2、l3兩端,調節變阻器r,保持導線兩端的電壓相同,并測出電流.比較通過l2、l3電流的不同,得出導線電阻與導體橫截面積的關系。學生:從實驗知道,電流與導線的橫截面積成正比,表明導線的電阻與導線的橫截面積成反比。(3)研究導體的電阻與導體材料的關系教師:將與a、b連接的導線分別接在l3、l4兩端,重做以上實驗。學生:從實驗知道,電流與導體的材料有關,表明導線的電阻與材料的性質有關。師生共同活動:小結實驗結論,得出電阻定律。電阻定律:(1)內容:同種材料的導體的電阻r跟它的長度l成正比,跟它的橫截面積s成反比;導體電組與構成它的材料有關。這就是電阻定律。(2)公式:r=ρ 教師指出:式中ρ是比例常數,它與導體的材料有關,是一個反映材料導電性能的物理量,稱為材料的電阻率。電阻率ρ:(1)電阻率是反映材料導電性能的物理量。(2)單位:歐·米(ω·m)[投影]幾種導體材料在20℃時的電阻率 材料ρ/ω·m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