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復習課的實踐與探索
生7:選擇合適的量程就可以進行測定了。
生8:我們已經測出來了!為287ω。
生9:他們測定的數據肯定錯了,因為根據計算應該約為1936ω。
(見證與點評:很多組的學生都說他們測得的數據也是280多ω,甚至剛才通過計算的那組學生也這樣說。這是怎么回事呢?同學們把目光聚焦到了教師的臉上。)
師:這是什么原因呢?建議大家透過現象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然后進行大膽的猜想。
生10:我猜想,這一批實驗室配置的中值電阻為20ω的歐姆表都不準。
生11:我猜想,這個銘牌數據為25w220v的電燈泡的銘牌數據標錯了。
生12:我猜想,歐姆表的電池都太舊了。
生13:我猜想,如果歐姆表和電燈泡都沒有問題,那肯定還有影響電阻測定準確的因素沒有被我們發現。
師:請大家再次想辦法設計實驗驗證上述猜想。
(見證與點評:教師鼓勵學生在“動手做”中驗證自己的猜想。)
生10:我們這一組(認為“這一批實驗室配置的中值電阻為20ω的歐姆表都不準”)要求提供“更準確的歐姆表”輔助進行驗證。
師:可以。給你們一個“更準確的歐姆表”。
(見證與點評:學生接過教師提供的“更準確的歐姆表”,在“動手做”中驗證自己的猜想。)
生10:我們這一組通過實驗發現,“這一批實驗室配置的中值電阻為20ω的歐姆表都不準”的猜想是錯誤的。
生11:我們這一組(認為“這個銘牌數據為25w220v的電燈泡的銘牌數據標錯了”)要求老師提供幾個25w220v的電燈泡進行驗證性測定。
師:可以。
(見證與點評:學生接過教師提供的幾個電燈泡,在“動手做”中驗證自己的猜想。)
生11:我們這一組(認為“這個銘牌數據為25w220v的電燈泡的銘牌數據標錯了”)通過實驗發現,“這個銘牌數據為25w220v的電燈泡的銘牌數據標錯了”的猜想是錯誤的。
生12:我們這一組(認為“歐姆表的電池都太舊了”)要求老師提供幾節新電池輪流替換原來的舊電池進行驗證性測定。
師:可以。
(見證與點評:學生接過教師提供的幾節新電池,在“動手做”中驗證自己的猜想。)
生12:我們這一組(認為“歐姆表的電池都太舊了”)通過實驗發現,這個猜想也是錯誤的。
師:既然前三個猜想都不成立,最后就剩下“肯定還有影響準確測定電阻的因素沒有被我們發現”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沒有被我們發現呢?請大家好好想一想。
(見證與點評:學生們都陷入了沉思,只有少數學生在竊竊私語。是否進一步想提出自己的猜想呢?)
生13:我們幾個同學認為,可能是測試的環境溫度影響了測量的準確性。
(見證與點評: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設。)
師:為什么?
(見證與點評:老師要求學生進一步說明假設的依據。)
生14:因為金屬的電阻率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我們計算出來的電阻是25w220v的電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此時它的溫度約為2300攝氏度,而我們剛才采用歐姆表測定它的電阻時的溫度約為室溫20攝氏度左右,所以電阻才可能相差這么大。
(見證與點評:學生回答有理有據。)
師:很好。能否設計一個比上述三種測量電阻的方法還要準確的測量電阻方法呢?
(見證與點評:教師再次提出接力探究的問題。)
生15:我見過近年的高考題中,有一種測電阻的“等效替代法”,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