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冊 第七課第三節第二框 樹立共產主義崇高理想
教學目標
一、知識
1、了解人類追求社會理想的過程和共產主義理想的產生;
2、理解共產主義理想是人類最崇高、最進步、最科學的理想,最高理想與共同理想的辯證關系;
3、運用相關知識把實現崇高理想與現階段我國人民的共同理想結合起來。
二、能力
1、培養學生從具體事例和材料中概括出一般結論的能力;
2、引導學生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尋找事物內在聯系的能力;
3、培養學生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創設價值取向情境,通過設問和學生參與,感受作為一個青年人應該具有什么樣的社會理想;
2、教師提供相關素材,出示背景資料,探討人類追求社會理想的過程和共產主義理想的產生;
3、引入討論: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如何才能實現?從而發現最高理想與共同理想的辯證關系。
回憶舊知識
1、理想的含義──理想是指人生的奮斗目標
2、理想的分類
①按性質分:科學與非科學、崇高與庸俗
②按內容分:
社會理想、道德理想
職業理想、生活理想
社會理想──最根本、主要作用、基礎、歸宿
③按奮斗的時間分:遠大理想與具體理想
3、我們通常所說:“青年人應該有理想”是指什么?──是指具有科學、崇高的社會理想
思考:作為一個青年人,你的社會理想是什么?
導入新課:
啟發事例之一:
出示圖片:(學生辨認)馬丁·路德·金
介紹生平:
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國著名黑人領袖,1929年1月15日出生于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15歲時,金以優異成績進入摩爾豪斯學院攻讀社會學,后獲得文學學士學位。二戰后美國經濟發展迅速,強大的政治、軍事力量使它登上了“自由世界”盟主的交椅,可國內黑人卻在經濟和政治上受到歧視與壓迫。為爭取社會平等與正義,金立志作一名牧師,于是先后就讀于克拉澤神學院和波士頓大學,于1955年獲神學博士學位后,到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基督教教堂作牧師。
馬丁·路德·金積極參加和領導了美國黑人爭取平等權利的運動。1955年12月,蒙哥馬利市警察當局以違反公共汽車座位隔離條令為由,逮捕了黑人婦女羅莎·帕克斯。金遂同幾位黑人積極分子組織起“蒙哥馬利市政改進協會”,號召全市近5萬名黑人對公共汽車公司進行長達1年的抵制,迫使法院判決取消地方運輸工具上的座位隔離。這是美國南部黑人第一次以自己的力量取得斗爭勝利,從而揭開了持續10余年的民權運動的序幕,也使金鍛煉成民權運動的領袖。
1963年8月23日,金率領一支龐大的游行隊伍向首都華盛頓進軍,為全美國的黑人爭取人權。他在林肯紀念堂前向25萬人發表了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渴望黑人獲得平等和自由,引起巨大的反響。
馬丁·路德·金一生坎坷不平,曾多次被捕或遭行刺;他也贏得了很高的贊譽,1964年,金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1968年4月4日,金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的洛林汽車旅館中被人暗殺,終年39歲。他的遇刺觸發了美國黑人抗暴斗爭的巨大風暴,在全美及全世界引起了極大反響。美國政府確定從1986年起每年1月的第三個星期一為“全國紀念日”。從1987年起金的誕辰被定為聯合國紀念日之一。
附:《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演講稿(節選)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將會奮起,實現其立國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