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生活中的選擇教案
宣傳文化部門和文藝工作者要弘揚主旋律,唱響正氣歌,用先進文化引領多元受眾凝聚民族力量。文以化人,先進文化對大眾的影響力是十分巨大、不可低估的。舉辦紅歌會,傳唱經色經典歌曲,是用先進文化引領廣大群眾弘揚革命精神,激勵廣大群眾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上萬眾一心、奮勇前行的有益嘗試和成功探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期盼宣傳文化部門和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二為”方針,用各種健康的并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唱響正氣之歌,從而激發億萬人民發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拼搏、奪取勝利這種偉大的民族精神和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為克服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各種艱難險阻而努力奮斗。“山寨文化”在爭議中前行近年來,“山寨”一詞頗為流行。從最初的網絡用語演變為現實生活中影響頗大的社會現象,“山寨”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席卷全國,甚至被作為一種“文化”加以探討——“山寨版熊貓”在“山寨”大紅大紫之前,很多人只會把它和武俠小說里的江湖好漢聯系在一起。事實上,“山寨廠”在廣東方言里早已有之,指常見于粵港一帶的非正規、小作坊式的各類工廠。但真正讓“山寨”走紅的卻是產自深圳等地的“山寨手機”,這種手機以幾百元人民幣的售價實現數千元名牌手機的功能而“聲名鵲起”。 隨著“山寨”產品的發展,“山寨”現象已從物質層面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山寨”被當做非主流、草根和創新的代名詞,漸漸成為一種亞文化。在百度網站中搜索“山寨”,顯示的相關網頁多達三千多萬個,內容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一些熱衷于“山寨”產品的人開始形成圈子,互稱“山民”“寨友”,一批以此為主題的網站和論壇也應運而生。“山民”們發揮奇思妙想,將各式各樣的事物改頭換面,這些被冠以“山寨版某某”的玩意兒往往讓人忍俊不禁,極能吸引眼球。 近日,一組“山寨版熊貓”的照片被各大媒體爭相轉載,讓許多讀者看傻了眼。其實,體形小巧的“山寨版熊貓”不過是一只松獅犬,經過染色裝扮,成了幾可亂真的“國寶”。“山民”小麥說,像“山寨版熊貓”這種點擊率很高的“作品”,能給創造者帶來很大的成就感;ㄐ乃既撛臁吧秸碑a品的人,在博眾人一笑之余,其實自己也樂了一把。然而,自從“山寨”開始走紅,相關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止。批評者尖銳地指責:“山寨文化可恥”“山寨讓中國蒙羞”……而支持者們也振振有詞:“山寨是一種生活態度”“山寨是追求個性的體現,是對主流文化的一種嘲諷”…… 但爭議并沒有阻止“山寨文化”的發展。目前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很多媒體的關注。12月初,以嚴肅著稱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報道了這一現象。“從XX年開始出現山寨手機到各種山寨產品,‘山寨’一詞已經從經濟行為逐漸演變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新聞聯播》這樣評論。 在幾年的發展中,涉嫌盜版、侵權,游走于法律邊緣地帶的各式山寨產品一直備受批判,但作為文化產品的各種“山寨貨”卻顯然得到了更多的寬容。北京青年韓江雪曾向央視《百家講壇》節目自薦,屢遭拒絕后,自費錄制了一段視頻節目,搭起臺子主講“靖康恥”。這段視頻在網上迅速傳播,被稱為山寨版《百家講壇》。已有25年歷史的央視春節晚會明年也可能出現“山寨版”:網民老孟正在籌備的“山寨春晚”打出“向央視春晚叫板”的旗號。據報道,這臺擬于大年三十在網絡上直播的“晚會”,已征集到上千個原創節目,獲得近百萬元的企業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