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學案
辨析: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國家的事情,與個人無關。
第一, 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
第二,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國家的一項重要職能。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參與,是億萬人民的創建活動。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一切文化創造的主體。億萬人民參加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根深葉茂的土壤。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形式。投身于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做新時期中國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是當代中國青年成長、成才的必然選擇。
考點32: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
1.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必須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發展教育事業,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充分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大力加強科學基礎設施建設;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堅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并重,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鼓勵創新、反對迷信和偽科學的良好氛圍。
辨析:有人認為自然科學比哲學社會科學重要,也有人認為哲學社會科學比自然科學重要。
哲學社會科學 自然科學
區別 含義 就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是科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正確反映自然界的事物和現象的本質及規律的知識體系。
研究對象 宇宙世界、人類社會 自然界
聯系 ①都是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②自然科學的繁榮和發展為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和發展提供知識基礎;哲學社會科學為自然科學提供世界觀、方法論的指導,提供價值觀的判斷,并通過揭示社會發展規律和指導社會實踐來調整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③只有二者協調發展、共同作用,才能推動人類社會歷史的不斷進步。
3.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扶持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營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環境。要堅持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社區和鄉村文化建設。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
【溫馨提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文化事業 文化產業
區別 含義 指以豐富和提高人們的審美水平、道德素養和才智能力,優化社會風氣、行為規范以及價值取向為目的的文化建設。 指從事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
資金來源 靠政府扶持、社會贊助 面向市場,依法經營,自我積累,自我發展
特征和
本質 創造性和公益性,不以盈利為目的 消遣性、娛樂性、益智性和盈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