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人民的選擇教案
人民的選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雛形
《東方紅》劇照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生動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的奮斗歷程。
《農友歌》:“自己當家做主人,一切權力歸農會”;
《八月桂花遍地開》:“張燈又結彩,紅色政權建起來”;
《解放區的天》:“民主政府愛人民,共產黨的恩情說不完”。
●你會唱這些歌曲嗎?這些歌詞表達了人民的什么意愿?
●你能否結合所學歷史知識,說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的奮斗歷程?
經過艱難曲折的探索,中國人民終于認識到,要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就必須徹底推翻剝削階級統治廣大人民群眾的政治制度,建立新型的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真正由人民當家作主。領導中國人民實現這一偉大變革的重任,歷史地落在了中國共產黨身上。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權、尋求適合的政權組織形式進行了長期的探索。
63
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罷工工人代表大會和農民協會,已經具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萌芽的性質。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后召開的上海市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了上海特別市臨時市政府。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創建人民政權的最初嘗試。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舉行,會議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華蘇維埃全國代表大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以國家形式出現的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機關。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召開各級參議會,選舉產生了抗日根據地各級政府。《陜甘寧邊區各級參議會組織條例》規定,“邊區各級參議會,為邊區各級之人民代表機關”。
解放戰爭時期,廣大解放區普遍建立的鄉村農民大會、區人民代表會議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會議等,為中國革命勝利后在全國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
●聯系近代中國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失敗嘗試,對比以上圖文所反映的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建立新型政權而進行的不懈探索,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罷工工人代表大會和農民協會,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工農兵代表蘇維埃,從抗日戰爭時期的參議會,到解放戰爭后期和建國初期各地普遍召開的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這些都是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人民民主而進行的探索和創造。
綜觀中國近代政治發展的歷程和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新型人民政權的
64
實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建立的政權,只能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同這一國體相適應的政權組織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教k)歷史的必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
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億萬中國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此前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為建立新型國家政權發揮了重大作用,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地位,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法律基礎。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政權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