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主觀能動性是人區別于物的特點教案
高二政治《哲學常識》第五課
5.1.1 主觀能動性是人區別于物的特點
【重點】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三個表現;
【難點】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第一個和第二個表現;
【素質要求】
⑴知識方面:
識記:人區別于物的特點是人具有主觀能動性;
理解:
①以基本事實為基礎分別理解主觀能動性的三個表現各是什么;
②以基本事實為基礎,初步理解為什么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
⑵能力方面:
①培養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思維能力。主觀能動性包括相互聯系著的三個方面,在一一分析中要照顧它們之間的聯系,然后再綜合起來人整體上把握主觀能動性的含義。這是比較典型的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思維過程,通過學習培養這方面的能力。
②提高比較分析的能力。在教學中,要比較主觀能動性的不同表現,從而提高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
⑶覺悟方面:
提高學生重視自身能力的自覺性,增強“在德、智、體諸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的信心;
復習提問:
1. 高二第一學期學習的四課書的主要內容各是什么?這四課書的共同點是什么?
2. 人們為什么要思考和探索世界本質、世界的狀態等問題呢?
(設計這兩個問題是要引導學生在回憶總結上冊書的基礎上,引出下冊書的內容。上冊著重講客觀世界,分析客觀世界是物質的,物質世界又是相互聯系和有規律地運動變化發展及充滿矛盾的,百而明確了應該怎樣處理人和客觀世界的關系;下冊則著重講人,了解人自身的屬性、能力和需求,再進一步明確應如何處理人和客觀世界的關系。)
導入新課:
人要取得改造世界的勝利,從自然界取得物質生活資料,就要正確認識客觀世界。那么,人有沒有能力認識客觀世界,人怎樣認識客觀世界,這就是第五課要學習的主要內容。
第五課 透過現象認識本質(板書)
講授新課:
請同學們看一下目錄,并閱讀第五課的引言,看一看本課主要講了哪些內容?
(在同學回答后,教師出示關于本課知識總體框架結構的投影或小黑板)
下面我們先學第一節
1. 要重視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板書)
人為什么要重視發揮主觀能動性?人怎樣才能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回答這兩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什么是人的主觀能動性。
1998年夏,我國長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現了世所罕見的嚴重的洪澇災害,引起了人們的思考。你都思考了什么呢?
出示投影(一)
(同學議論發言,老師簡單概括一下同學回答的內容:廣大軍民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頑強拼搏,取得了抗洪救災的偉大勝利,表明:我們的黨作為全國人民的領導核心,具有強大的戰斗力和號召力;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解放軍是人民的軍隊;我們的人民是勤勞勇敢的人民……。)同學們,剛才我們分析了這次洪災,如果從哲學上看,用哲學的語言來說,我們是在做什么呢?我們在通過洪災的現象認識抗洪勝利這個事物反映出本質問題。這個分析過程就說明,我們在發揮主觀能動性。
什么是人的主觀能動性呢?
(2). 主動能動性是人區別于物的特點(板書)
1). 主觀能動性也叫自覺能動性,是人類特有的能力與活動(板書)
2). 主觀能動性包括————個方面(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