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理想 鑄就輝煌
第三個探究路徑,意在幫助學生認識樹立職業理想的必要性,使學生明確每個人的理想既是具體實際的,也要正確處理個人和社會的關系。
第四個探究路徑,重點強調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的重要性,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堅定理想信念對實現人生價值的重大作用。
6.課時安排:1課時。
三、補充資源
1.把自己看得低一點
人最難看清楚的是自己。有時候,我們往往習慣于把自己放在很高的起點,自以為很有優越感。而在生活中遇到完全不是想象那般順利,不是埋怨運氣不佳,就是抱怨懷才不遇。在等待、抱怨、尋覓中,其實已經錯過了很多的機會。
想起一位朋友的擇業經歷。對電腦情有獨鐘的他一直很優秀,畢業后的目標是成為一名電腦技術人員。去一家電腦公司面試,同時競爭的另有兩位男生,都畢業于名牌大學的計算機系。老板對他們一視同仁,給了三天試用期,去賣軟件。其中一個當即就放棄了。三天后,另一個也主動放棄。最后,我的這位朋友留在了崗位上,做了一個月軟件售貨員后,成了這家公司的一名技術人員。
堂堂計算機系的苯科生,做營業員的工作,確實與自己的目標差得太遠。那兩位學生主動放棄這份工作,原因很簡單,僅僅是跨不出自己給自己劃的圈。
仔細想想,朋友的做法是明智的。他說:“我一直告訴自己:我要做一名技術人員,而不是營業員。但是,既然有這份與電腦有關的工作,為什么要放棄?我應該把握它,并做好它。”的確,因為覺得“屈就”而放棄,我們經常會如此選擇。其實,哪來那么多“一步到位”?
283
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理想的工作目標,希望一步登天式地找到理想中最好的工作,結果卻是放走了很多的機會,不如把自己放在低一點的位置上,“屈就”只是一種“積淀”,退一步,說不定有更廣闊的天地。
2.以退為進的求職者
有一位留美的計算機博士,畢業以后在美國找工作,結果好多家公司都不錄用他。思來想去,他決定收起所有的學位證明,以一種“最低身份”,再去求職。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錄用為程序輸入員。老板發現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錯誤,非一般輸入員可比。這時他才亮出學士證,老板給他換了與大學畢業對口的職位。過了一段時間,老板發現他時常提出許多獨到的有價值的建議,遠比一般大學生高明。這時,他又亮出碩士證,老板又一次提升了他。再過一段時間,老板覺得他還是與別人不一樣,就對他提出“質詢”。他這才拿出博士證。于是,老板對他的水平有了全面的認識,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
3.一壺沙子變成了一壺清冽的水
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險隊在艱難地跋涉。頭頂的驕陽似乎在無休止地噴著火焰,烤得探險隊員們口干舌燥,揮汗如雨。最糟糕的是他們沒有水了。水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信念,現在,信念破滅了,一個個像塌了架、丟了魂似的,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隊長。這可怎么辦?
隊長從腰間取出一個水壺,兩手舉起來,用力晃了晃,驚喜地喊到:“哦,我這里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沉甸甸的水壺從隊員們的手中依次傳遞,原來那種瀕臨絕望的臉上又顯露出堅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撐著他們,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動。看著那水壺,他們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