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化影響》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iii《文化生活》第一單元文化與生活第二課文化對人的影響第一框題感受文化影響。本課時從具體的事例入手,介紹文化對人的影響,使學生感知文化不僅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而且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同時初步認識到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而持久的特點。
[學生分析]:
高中生知識基礎寬廣、求知欲旺盛,僅僅停留于書本知識的接受和掌握水平,學生的進取欲望會受到極大壓抑,學生的發展也將受到極大束縛。高中生需要參與探究性活動。但探究活動的目的并非追求單一的探究結果,更重要的是體驗探究過程,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尋求社會意義的奉獻精神。而通過第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文化的含義以及文化和經濟、政治的關系。明白了第一課是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文化。這就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本課是從人的發展的角度看文化,需要學生結合自身體驗展開探究,這就需要教師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啟發和引導。
[設計思想]:
根據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的建構主義教學理念,強調了學習者在建構性學習中的積極作用,這就要求課堂教學中善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教學中應根據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適當的教學手段,引起懸念,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而在教學中主要采用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討論、探究交流學習成果的教學方法。
[三維目標]:
1、 知識目標:識記、理解和評述文化生活對人們交往方式、思維方式和生產方式的影響及特點;通過列舉具體事例引導學生感知文化的影響。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學會透過具體的文化現象概括出文化對人的影響的內容及特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豐富的文化生活材料入手,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比較能力。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正確對待各種文化現象,辨識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投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教學重點]:文化生活對人們交往方式、思維方式和生產方式的影響。
[教學難點]: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而持久的特點。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 請大家共同欣賞音樂《二泉映月》,優美的旋律充滿了教室空間…… 大家感受文化的影響,思考問題:如何正確認識和理解文化對人的影響?
通過欣賞音樂,讓學生感受文化的影響,讓優美的旋律帶著學生進入課題。
推進新課:(一)文化影響面面觀
1、文化對人影響的來源,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課堂探究):(1)你從這兩幅畫面中發現了哪些文化上的區別?你還能舉出更多的事例嗎?
(2)面對我們祖先創造的精美文化產品,人們的感慨,既有差異,又有共同之處。你能否解釋這是為什么?
(展示圖片)經典誦讀(近些年在祖國大陸、港澳臺以及海外華人社區中對少年兒童進行古文經典篇目的誦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