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
歸納:在現實生活中,每天我們都會遇到許多矛盾,我們每個人都在幻想有一個與世隔絕、風景優美、人際關系和諧、生活安寧的世外桃源可以讓我們逃避現實的煩惱,其實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 矛盾普遍性的含義(板書)
觀點:飛矢不動
理解:離了弦的箭,在飛行路程上的每一點都是靜止的。靜止的總和并不產生運動,所以,飛矢不動。
提問:你能對上述觀點加以駁斥嗎?
歸納:這個觀點是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從靜止的觀點看,物體在“某時某刻”會停留在“某處某點”,但從運動的觀點看,物體既在“某時某處”,同時又離開“某時某處”向接踵而來的“某刻某點”過渡了。這是機械運動的發生之所以可能的原因所在——存在著“物體在同一瞬間既在這個地方又不在這個地方”的矛盾。
設疑:除了機械運動有矛盾,其他運動也存在矛盾嗎?
歸納:物理和化學運動中同樣存在矛盾。在生命運動中,存在著同化異化、遺傳變異的矛盾。也就是說,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矛盾。
材料: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
提問:這段材料說明在社會領域中存在什么矛盾呢?
歸納:說明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存在著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
提問:社會生活中還存在哪些矛盾呢?
歸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階級矛盾,民主與專政、自由與紀律、民主與法制、和平與發展的矛盾等等。
提問:這說明什么道理呢?
歸納:社會運動充滿復雜的矛盾。
材料: 在二百多年前,解釋燃燒現象的燃素說認為,燃燒的過程是可燃物質以光和熱的形式釋放燃素的過程。科學家拉瓦錫排除了燃素說的干擾,對燃燒現象作出了科學的說明。
提問:這段材料說明什么問題?
歸納:在人的思維領域同樣存在正確思想與錯誤思想、知與不知,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的矛盾等。
提問:通過以上的分析,你會得出什么結論呢?
歸納:不論自然界、人類社會還是人的思維領域,一切事物都有矛盾。
材料:我國化肥總量與畝施量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以前被農民在農田廣泛噴灑的“六六六”,富含劇毒的有機物。國外60年代、70年代已禁止使用,我國80年代已禁止使用,但它在土地中的毒性消除要50年,且進入人體無法溶解,牲畜吃了含“六六六”的飼料,糞便也含毒素,再施到田里,造成惡性循環。所以有人說:“我們制造火藥來開天辟地,卻萌發了戰爭;我們發明指南針來追求幸福,卻誘發了掠奪;我們使用農藥來捍衛植物生命,卻同時也招致的疾病。
提問:這段材料又給我們什么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