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學習型社會”教學設計
《綜合探究:建立“學習型社會”》教學設計[探究目標]
本單元的綜合探究是依據課程標準——思想政治3第二部分2。8的“提示與建議”中的“學習型社會的特點”而設計的,旨在幫助學生感悟學習的重要性,體會學習將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了解學習型社會的特點,理解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懂得全民學習、終身學習是學習型社會的核心內涵,懂得推動教育信息化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是建立學習型社會的內在要求,認識建立學習型社會對于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
[教材內容及分析]
1、本綜合探究設計的相關理論依據
(1)文化對經濟、政治有重大影響和作用
(2)文化對人的重大影響和作用
(3)文化競爭力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4)文化具有多樣性
(5)文化具有繼承性
(6)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
2、探究重點
(1)從眾多的職業、獲得知識的方式等角度,感悟“會學”比“學會”更重要,理解文化傳承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功能。
(2)從人們接受教育方式、場所等方面的變化中,感悟學習型社會的特點。
(3)從課堂的延伸、學習者范圍的擴大、學習方式的變化中,感受學習型社會的建立對于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4)在“課外活動設計”中,學生圍繞 )我與學習型社會*收集整理材料,為課堂交流 #或主題班會$作好準備。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獲得較多踐行、體驗的機會。
3、閱讀材料解析
“學習成就事業,知識創造未來”這一部分提供了“職業新變化”、“知識是什么”兩則資料及兩幅圖片。第一則材料和圖片介紹了職業的拓展和新變化,說明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創新對社會進步、個人發展以及豐富人們的生活有重要作用。第二則材料和圖片告訴我們,知識不只是貯藏在頭腦中的死知識,而是獲得知識的方法和能力。
“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這一部分提供了三則資料及多幅圖片。第一組資料及一組圖片告訴我們,人們接受教育的途徑已遠遠超出了傳統學校教育的范圍,逐步建立起終身學習體系。第二組資料“活到老,學到老”和圖片強調人需要終身學習。第三組材料和圖片主要說明網絡拓展了人們學習的空間,擴大了學習的交互性。
4、思考題提示
問題1:古訓“學海無涯”和“學無止境”在今天有什么新的意義?
要點提示:第一,新知識不斷出現,需要人們不斷學習,第二,知識創新在不斷進行,知識創新也是沒有止境的,第三,知識在不斷擴展,需要人們不斷提高學習和運用能力。
問題2:對于文化的傳承來說,相對于學校教育的主要功能,學習型社會教育的功能有什么拓展嗎?要點提示:第一,營造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濃厚氛圍,推動建立“學習型社會”已成為我國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目標。第二,隨著科技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人類知識總量激增,必須改變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變革文化傳承方式,促進社會的學習資源、文化資源、教育資源有機整合。第三,推動教育信息化和構建終身學習體系,是建立學習型社會的內在要求。總之,建立學習型社會,就是要使每個人都能通過學習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潛能得到充分發揮,才智得到充分展示,以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問題3:根據上述材料,我們能否歸納出學習型社會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