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 實踐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教學設計
8.1.2 實踐對社會發展的作用【重點】生產實踐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難點】①生產勞動是人的生命存在、人的發展的基礎;②改革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復習提問:1.什么是實踐?舉例說明。 2.實踐有哪些基本特征?其中最具有實踐本質特征的是哪一個特征?
導入新課
人們實踐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尤其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實踐的內容日益廣泛,形式更加復雜。例如:工人做工、農民種田、牧民放牧、漁民捕魚,獵人狩獵、教師講課、醫生治病……等。但是基本形式有哪些?其中,哪一種基本形式對人類社會的存在與發展起決定作用?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什么?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學習第二框題。
二、實踐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板書)
1.實踐的基本形式(板書) (1)生產實踐活動(板書) (2)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活動(板書)
(3)科學實驗活動(板書) 這三項實踐活動對社會發展具有極其重大的作用。
2.實踐對社會存在和發展的作用(板書)
①人類最早的實踐活動是什么? ②什么叫生產實踐? ③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什么?它對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起什么作用?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1)生產實踐對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板書)
人類最早的實踐是物質生產活動,也叫生產勞動、生產斗爭、生產實踐。 生產實踐是人們改造自然的活動,是處理人和自然的關系的活動。 生產實踐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它對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起著決定作用。
①生產實踐決定著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和發展。(板書)
②生產實踐決定著各種社會關系的形成和發展。(板書)
人們在生產勞動中首先需要建立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構成社會的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是生產關系的總和。與經濟基礎相適應有政治關系、思想關系。此外,整個社會還有許多其他的關系。社會就是以一定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而互相聯系的人們的總體。沒有以生產勞動為基礎的各種社會關系,社會也就不成其為社會了。生產實踐的發展還決定著社會關系的變化。隨著生產實踐的發展,人們的經濟關系、政治關系、思想關系也在發展。
③生產實踐是人們從事政治、科學、藝術等實踐活動的基礎。(板書)
人們首先要有生產實踐提供的物質生活資料才能生存下來,當物質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人們才有可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等實踐活動。物質生產水平越高、社會分工越發達,每一項社會實踐的水平也就越高。
總之,生產實踐是人類的第一個歷史活動,是人的生命存在,人的發展和全部社會生活的基礎,對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起著決定作用。因而我們說,人類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我們之所以應該樹立勞動觀點,最根本的原因就在這里。我們之所以應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發展社會生產,促進社會全面進步,最根本的原因也在這里。
與生產勞動同時發展的另一種基本形式是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這種實踐包括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處理各階層、各階級之間的關系,包括對經濟關系、政治關系的調整與變革等。
(2)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對社會的發展起著巨大作用(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