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精選5篇)
1.2.3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識記意識能動作用的兩種表現;識記并理解“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特別是理解“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2、過程與方法:通過多媒體的巧妙運用,以情景再現等方式,調動學生聯系現實,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運用討論、比較、概括等各種方式,使學生理解意識是如何反作用于客觀事物的,為什么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3、情感態度價值觀:提高學生參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自覺性,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方法論”意義
教學難點:“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評析:多媒體課件創設情景,觸動學生興奮點。)
教師出示兩張圖片:其一:中國空軍最新型戰斗機梟龍試飛成功
其二:新型玩具機器狗
這兩張圖片可能分別代表著男女同學不同的關注點和興奮點。
左一:是今年中國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多用途殲擊機梟龍04架首飛成功的圖片,它配裝了全狀態航電系統和武器系統。是中國先進航空武器裝備研制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自主創新能力有了新的提升,實現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一代戰斗機研發的新跨越。(此環節可找了解的學生進行介紹)
右側:是不久前上市的產品新型玩具機器狗,能夠通過安裝在7處的4種傳感器做出各種反應。例如,當主人呼喚或撫摸時,或走動或坐起來或搖尾巴等,甚至象真狗一樣行動,通過睜開或閉眼睛煽動鼻子來表示自己的感情,快樂或不快樂。另外根據不同的養育方法可形成16種性格,包括“好狗”、“淘氣狗”、“年老狗”、“冷酷狗”或者“愛管閑事的狗”以及“驕傲的狗”等,共16種,深受女孩子的喜愛。
(提問)無論戰斗機還是機器狗,他們是物質的?還是意識的?
(回答)他們都是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但他們在制造之初的圖紙卻是意識的。
(繼續提問)不是物質決定意識嗎?但這些新產品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它們都是由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的發揮創造能力而成的設計圖制造的呀,那應該是意識決定物質了?
(回答)科研人員發揮創造力不是憑空想象的,也是以客觀存在為前提,比如對于各種材料屬性、功能的正確認識,在此基礎上正確的發揮意識的作用,才會有這些新型的產品出爐。因此它依舊符合物質決定意識。
(總結)可見,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不僅表現在上節課我們分析的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更重要的是它還能夠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這正是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的第二個表現。
以戰斗機為例,一是通過建造師辛勤勞動建起來的;二是建造師的勞動決不是隨心所欲的,它要依據設計圖來進行。我們知道,人的活動總是在一定思想意識支配下進行的,意識不能夠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但它可以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在不停地告訴人們應該去做什么,以及怎樣去做,在建造戰斗機的活動時,“設計圖”就成了設計師意識的一種代言,支配著建造師們的實踐活動,而且作為這種精密的機械而言,與“設計圖”一絲一毫的差錯都可能致使戰斗機的毀滅。可見,“設計圖”在此活動中起著指導作用。這種作用,我們稱之為意識的反作用。當然,機器狗的出現也同樣如此。
教授新課:
五 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板書)
(一)意識對客觀事物反作用的基本含義(板書)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用導線圖推導一下意識是如何反作用于客觀事物的。
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是指: 意識總是指揮著人們使用一種物質的東西去作用于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從而引起物質具體形態發生變化。這就是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這也是意識能動作用的“突出”體現。
(理解):正確理解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需要明確的是第一:意識對誰起指導作用?人們的實踐;第二,意識只有通過人的實踐才能反作用于客觀事物。總之,實踐是意識反作用于客觀事物的途徑。
(過渡):那么,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是怎樣的呢?
(二)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表現(板書)
教師出示四組視頻或圖片材料:
1、天氣預報使得人類避免了許多人身及財產損失
2、濫伐森林導致沙塵暴以及在沙塵暴肆虐下的北京
3、鄧小平理論指導下,深圳在改革開放前后的變化
4、法lun功殘害生命
(提問):同學們可以發現以上的片斷都是人們的一些意識活動所帶來的對客觀事物的影響,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請同學們通過討論來分析一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
(學生討論)略
(教師小結)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表現,我們可以分別從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兩方面分析。
(1)意識對自然界的反作用
正確的意識──積極表現,如:天氣預報使得人類避免了許多人身及財產損失
錯誤的意識──消極表現,如:沙塵暴
(2)意識對社會發展的反作用
正確的意識──積極表現,如: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前后深圳的變化
錯誤的意識──消極表現,如:法lun功殘害生命
總之,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意識,能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發展。歪曲的意識會把人們的實踐活動引入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提問):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有不同的作用,正確思想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發展,錯誤的思想意識阻礙事物的發展,所以給我們有什么樣的啟示呢?
(回答)努力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重視人的精神力量
(總結)因此,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既是能動作用的突出表現,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基本觀點,對于我們認識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在方法論上,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板書)
出示視頻或文字資料:
1、《還珠格格》中的小燕子的口頭禪“士可殺,不可辱”、徐悲鴻“人不能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民間“不爭饅頭爭口氣”
2、“知識并不全是力量”內容參見《優秀教案》p57
(提問)意識即精神在這里起了什么作用?
(回答)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我們要重視調動人們的精神力量。(同學們還可以繼續舉出類似的事例。)
(1)重視調動人的精神力量(板書)
(過渡):那么我們在從社會的發展來看看,重溫一下令人激動的一幕幕:
教師播放視頻及圖片資料:
1、申奧成功
2、XX年中國男足沖入世界杯
3、神州飛船成功飛行
4、“非典”戰役的勝利
(提問):中國在一步步的走向輝煌,之所以在短時間有如此巨大的進步,除了我們遵循客觀規律,從中國的國情實際出發的前提下,更離不開什么?
(回答):人們的種種精神。如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以及: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于勝利抗擊“非典”精神等等,正是這可貴的精神,使得我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因此,我們曾經學到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建設離不開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建設。我們在抓好物質文明的同時,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板書)
(過渡)那么在這過程中,作為我們青年學生,在面對的紛繁復雜的意識形態的時候,應該如何去把握自己?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呢?
(學生討論)略
(3)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抵御腐朽思想侵蝕(板書)
活動設計一:學生以“網絡對青少年成長利大還是弊大”為題展開辯論,教育學生正確認識網絡世界,減少負面對自身發展的影響。特別是抵御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抵御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以及黃毒、黑毒(擾亂政治經濟的黑色信息)等種種不道德的行為。把精神文明建設落到實處。
活動設計二:有的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對大中學生宿舍生活中出現的封建腐朽現象“請筆仙”的行為展開討論,并以事例告訴學生這一行為的巨大危害,如:學習成績下降、精神恍惚、甚至自殺等情況,以科學的精神去揭示它的腐朽,引導學生以正確客觀地思想意識對待自己未來的人生。
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即意識不僅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更重要的是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因此,我們得到了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如下:
1.2.3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篇2
高二政治《哲學常識》第一課
1.2.3、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重點〗
⑴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⑵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方法論意義。
〖難點〗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素質要求〗
知識方面:
理解:
①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②列舉社會生活中的實例或聯系個人經歷,比較不同性質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不同的作用。
運用:運用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的原理,結合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說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
能力方面: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比較能力、概括能力。本框題在敘述方式上的特點是:依照意識反作用的領域為順序,在每一領域中再依照意識反作用的性質來安排敘述的次序。先講不同性質的意識對自然界的兩種不同的反作用,再講不同性質的意識對社會的兩種不同的反作用,由此概括出不同性質的意識起著不同的反作用,再進而概括出“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的觀點。教學中要注意這一思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比較能力、概括能力。
覺悟方面: 提高學生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自覺性。
【重點解決辦法】
1、"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和"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方法論意義是重點。
"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屬基本概念,需要明確是什么。因為它對于理解"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這個基本原理有重要意義。為了使學生理解并記住課本文字定義表述,可通過建筑材料變成建筑物來具體形象地說明:"在實踐中,意識指揮工人使用勞動工具這種物質力量,作用于建筑材料(即定義申的另一種物質的東西丫,從而使零散的建筑材料這種物質具體形態變成建筑物這種物質具體形態,這就叫做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講解時要突出:意識存在于人的頭腦里,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物質的東西只能用物質的東西去直接改變,但意識能起"指揮"作用,告訴人們"做什么"和"怎樣做"。最后,準確完整地指導學生在課本上劃下這一定義。
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方法論是重點。因為,從世界觀來說,它直接體現了"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和"正確的思想能夠促進事物的發展"的基本原理,從當前社會生活來說,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我國一件戰略性大事,是熱點問題之一;從學生成長來看,積極參加社儈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抵制丑惡的錯誤思想,提高自己的覺悟,是十分重要的問題,這一問題,由于社會上對文明的宣傳,同學還是好接受的,可采取講解、討論、辯論相結合的方法。在結論上步步推進:第一步,從意識反作用的兩種情形,說明方法論的要求——重視精神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第二步,重點分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意兒 特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第三步,啟發學生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落到實處。
【疑點解決辦法】
1、"主觀能動性"、"意識能動性"、"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三者之間有無區別?
許多教材在使用這三個概念時,末做嚴格區別。這本教材的敘述,對此作了區別 (同時也體現了三者的聯系)。
"主觀能動性"這一概念在第五課將有詳細說碉。概括地說,它指 "想"和"做"。想是認識世界的能力與活動,做是改造世界的能力與活動。"主觀能動性"既包括"意識能動性",也包括實踐活動,而且這兩項內容密不可分。
"意識能動性"有兩層意思,一是意識能動地反映客觀世界,二是指意識能動地通過實踐反作用于客觀世界。可見,第一,意識能動性不等于主觀能動性,它僅限于 "想",不包括 "做",屬予意識范疇;而主觀能動性除了"想",還包括 "做",色括實踐。意識能動性貿然體現在傲即實踐申,但實踐不等于意識的能動性。第二。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是意識能動性的表現之一,所以也不能拖惠識能動性與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等同起來。
"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是指以意識為指導,通過實踐把觀念的東西變為現實。引起客規事物的變化。它溉不等于意識的能動性,更不等于主觀能動性。
以上分析表明:"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屬于"意識的能動性","意識的能動性"屬于"主觀能動性"。后者比前者的外延要大。
復習提問
(l)什么是意識?意識為什么有正確和錯誤之分?其主觀原因是什么?
(2)意識怎樣才能正確反映事物?
(設計上述提問,意在通過復習前兩框題的內容為學習新課打基礎。)
導入新課
通過第一、二框題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這個反映有如實反映和歪曲反映。因而意識有正確反映和錯誤反映之分。影響意識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主觀原因是:
第一,立場不同。
第二,世界觀不同,人生觀不同,思維方式不同。
第三,知識構成不同。只要我們端正立場,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來觀察事物,以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為指導,不斷充實我們的科學知識,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就一定能夠在正確認識世界的道路上不斷前進。這里我們已經知道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那么,意識對物質有沒有反作用呢?是怎樣反作用于物質呢?下面我們做個游戲:現在請同學們把"一"字 想” 到黑板上去,我們不用手寫,而是只用"能"一"字"想"到黑板上去嗎?為什么?
這節課我們為解決這類問題,學習第三框。
三、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板書)
提問:我們已經學習了物質和意識現象。書上指的藍圖屬于什么現象?(意識)新型建筑?物屬于什么現象?(物質)新型的建筑物為什么和藍圖一樣呢?藍圖起了什么作用?(指導什用)藍圖又是怎樣變成新建筑物的呢?(指導并通過工人的勞動) 意識能不能直接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呢?(不能)意識是怎樣反作用于客觀事物呢?
1.意識對客觀事物反作用的基本含義(板書)
教師講解:意識存在于我們的頭腦中,人們只能用語言表達它,用文字記錄它,但不切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正如不能把“一”字“想”到黑板上去一樣,藍圖也不能直接變成新型建筑物。 但是,意識卻有一種本領,那就是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在不停地告訴人們,應該去做什么,怎樣去做。在實踐活動中,意識總是指揮著人們使用一種物質的東西去作用于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從而引起物質具體形態的變化。這就是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
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可圖示如下:
“議一議”,藍圖為什么不能直接變成建筑物呢?
(請同學們分組討論,結果可在第21頁第2自然段找,但只能用自己的語言回答,教師歸納。) 物質的東西只能用物質的東西去直接改變。
(l)對自然界反作用的積極表現和消極表現。(板書)
意識對自然界的反作用,人類世代都在發揮著、并不斷積累下來。其中有積極作用,世有消極作用。它們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學生回答)事實表明,正確的意識在人們改造自然界中起著積極作用。錯誤的意識在人們改造自然界中起著消極作用。 馬克思“語錄”深刻地說明了,人與動物的區別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生產工具,有意識能思維,意識的能動性的一個重要表現是,意識可以根據客觀實際形成“超前反映”,在觀念中構筑客觀上尚未出現的事物,并經這一觀念為指導進行實踐活動,使意識反作用于客觀目物,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制造成新的東西。動物雖然也會經自己的活動作用于它周圍的毫物,引起周圍事物的變化,但都是無意識的,是一種本能活動。以建筑活動來說,先有藍圖,后有實際建筑物,因為頭腦中的藍圖是根據客觀實際設計的,仍然是先有物質,后有意識。先在“頭腦中建成”藍圖,然后才有建筑活動,這就是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
(請同學們舉例說明,意識對自然界反作用的積極表現和消極表現。)
既然意識對自然界具有反作用,不同的意識對自然界有不同的反作用。那么,意識對人類社會有沒有反作用呢?如果有反作用,其結果是不是一樣的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2)意識對社會發展的有利作用和阻礙作用。(板書)
人們改造社會的活動曾長期處于盲目狀態中,但意識的指導作用仍然是存在的,改造社會就是改變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但由于人們基于不同的利益關系有著不同的思想,因而社會關系的改變就表現為不同意識的沖突。在階級社會中,不同的階級都以各自的思想意識指導自己的行動,并試圖來影響社會的發展。進步階級的意識有利于社會購發展,反動階級的意識則阻礙社會的發展。
根據所學歷史知識“議一議”某一社會歷史時期兩種不同性質的意識是怎樣沖突的?正確反映和歪曲反映備起了怎樣的作用?
(正確--促進;錯誤--阻礙)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兩種性質的意識為什么是相反的?產生兩種不同性質意識的原因是什么?(階級利益對抗--兩種不同性質的意識所起的作用不同) 科學理論對客觀世界的反作用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無可辯駁的事實告訴我們,正確的思想意識,科學的理論學說,對客觀世界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起著不同的反作用,總之,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3.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板書)
(l)要重視和調動人的精神能量。(板書)
(教師講解。)毛澤東語錄:"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調動人的精神能量就會有力地推動社會和人自身進步。
(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板書)
(看23頁圖片。)提問: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哪些方面?(學生回答。)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又是萬萬不行的。人類進行活動,不但需要物質資源,而且需要精神資源。杜會主義既是物質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既包括物質文明的進步,也包括精神文明的進步。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興旺發達。物質文明是基礎,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質文明也要受破壞,甚至社會也會變質。
(請同學們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經濟搞上去了,要不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回答應該是肯定的。如果不抓思想政治工作,社會風氣壞下去,物質文明也要受破壞,社會也會變質。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難以實現。經濟上去了,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又能促進經濟建設的發展。第24頁第4自然段楷體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意義是什么呢?怎樣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我們要正確處理競爭和協作、自主和監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關系,反對見利忘義、唯利是圖;形成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個人合法利益的社會主義的義利觀,形成健康有序的經濟和社會生活規范。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發達,越需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否則,欺詐一旦橫行無阻,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會遭殃。
(3)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板書)
青年學生應該自覺地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抵御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既是我國公民的權利,也是不可推卸的義務:我們應按照社會 主義精神文明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以利于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議一議”。(請同學們聯系本校實際,分組討論,回答時應運用理論說明問題,教師歸納。) 總之,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又可以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意識財物質的反作用,明確了意識是怎樣反作用于物質的。因 此,在今后學習和工作中,應注意做到言行一致。 鞏固新課 選擇題:
(l)"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離不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這說明 ( c)
a. 物質決定意識
b.意識反映物質
c.意識反作用于物質
d. 意識決定物質
(2)"我們的宣傳思想工作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從哲學上說是因為 ( d)
a. 只有正確的意識才能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b.只要是正確的意識就能改造客觀事物
c.只有正確的意識才能決定客觀事物
d.只有正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才起促進作用
板書設計: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1、物質決定意識: ⑴、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⑵、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①、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器官
②、意識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2、意識具有能動作用: ⑴、意識能夠正確的反映客觀事物
⑵、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①、含義
②、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規律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③、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規律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發展
1.2.3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篇3
1.5 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理解:
①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②列舉社會生活中的實例或聯系個人經歷,比較不同性質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不同的作用。
運用:運用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的原理,結合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說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
能力方面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比較能力、概括能力。
本框題在敘述方式上的特點是:依照意識反作用的領域為順序,在每一領域中再依照意識反作用的性質來安排敘述的次序。先講不同性質的意識對自然界的兩種不同的反作用,再講不同性質的意識對社會的兩種不同的反作用,由此概括出不同性質的意識起著不同的反作用,再進而概括出“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的觀點。教學中要注意這一思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比較能力、概括能力。
覺悟方面: 提高學生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自覺性。
教學重點
⑴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⑵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方法論意義。
教學難點
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教學方法
(1)基本理論觀點的教學可采用講述的方法。
(2)聯系實際的問題,比如重視精神的力量,搞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可以組織參觀、調查、座談、討論等教學實踐性活動,以加深對理論和觀點的理解與把握,提高運用能力。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l)什么是意識?意識為什么有正確和錯誤之分?其主觀原因是什么?
(2)意識怎樣才能正確反映事物?
(設計上述提問,意在通過復習前兩框題的內容為學習新課打基礎。)
導入 新課
通過第一、二框題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這個反映有如實反映和歪曲反映。因而意識有正確反映和錯誤反映之分。影響意識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主觀原因是:
第一,立場不同。第二,世界觀不同,人生觀不同,思維方式不同。第三,知識構成不同。只要我們端正立場,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來觀察事物,以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為指導,不斷充實我們的科學知識,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就一定能夠在正確認識世界的道路上不斷前進。這里我們已經知道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那么,意識對物質有沒有反作用呢?意識是怎樣反作用于物質呢?
下面我們做個游戲:現在請同學們把“一”字“想”到黑板上去,我們不用手寫,而是只用腦“想”,能把“一”字“想”到黑板上去嗎?為什么?這節課我們為解決這類問題,學習第三框。
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提問:我們已經學習了物質和意識現象。書上說的“藍圖”屬于什么現象?(意識)“新型建筑物”屬于什么現象?(物質)新型的建筑物為什么和藍圖一樣呢?藍圖起了什么作用?(指導什用)藍圖又是怎樣變成新建筑物的呢?(指導并通過工人的勞動)
意識能不能直接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呢?(不能)意識是怎樣反作用于客觀事物呢?
1.意識對客觀事物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為了使學生理解并記住課本文字定義的表述,可通過建筑材料變成建筑物來具體形象地說明:“在實踐中,意識指揮工人使用勞動工具這種物質力量,作用于建筑材料從而使零散的建筑材料這種物質具體形態變成建筑物這種物質具體形態,這就叫做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講解時要突出:意識存在于人的頭腦里,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物質的東西只能用物質的東西去直接改變,但意識能起“指揮”作用,告訴人們“做什么”和“怎樣做”。最后,準確完整地指導學生在課本上劃下這一定義。
教師講解:意識存在于我們的頭腦中,人們只能用語言表達它,用文字記錄它,但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正如不能把“一”字“想”到黑板上去一樣,藍圖也不能直接變成新型建筑物。但是,意識卻有一種本領,那就是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在不停地告訴人們,應該去做什么,怎樣去做。在實踐活動中,意識總是指揮著人們使用一種物質的東西去作用于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從而引起物質具體形態的變化。這就是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
議一議:藍圖為什么不能直接變成建筑物呢?
(請同學們討論,結果可在第24頁第1、2、3自然段找,但只能用自己的語言回答,教師歸納。)
物質的東西只能用物質的東西去直接改變。
(l)意識對自然界反作用的積極表現和消極表現
意識對自然界的反作用,人類世代都在發揮著、并不斷積累下來。其中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它們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學生回答)事實表明,正確的意識在人們改造自然界中起著積極作用,錯誤的意識在人們改造自然界中起著消極作用。人與動物的區別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生產工具,有意識能思維,意識的能動性的一個重要表現是,意識可以根據客觀實際形成“超前反映”,在觀念中構筑客觀上尚未出現的事物,并經這一觀念為指導進行實踐活動,使意識反作用于客觀事物,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制造成新的東西。動物雖然也會經自己的活動作用于它周圍的事物,引起周圍事物的變化,但都是無意識的,是一種本能活動。以建筑活動來說,先有藍圖,后有實際建筑物,因為頭腦中的藍圖是根據客觀實際設計的,仍然是先有物質,后有意識。先在“頭腦中建成”藍圖,然后才有建筑活動,這就是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
(請同學們舉例說明,意識對自然界反作用的積極表現和消極表現。)
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三峽工程蓄水成功
“火星探測漫步者”之一
/c/1-1-213211_storm3.jpg" blac 黑體; mso-bidi-font-size: 9.0pt">
上圖:北京出現揚沙天氣 午后街頭一片昏黃
2003年6月16日,三峽雙線五級船閘試通航成功
既然意識對自然界具有反作用,不同的意識對自然界有不同的反作用。那么,意識對人類社會有沒有反作用呢?如果有反作用,其結果是不是一樣的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2)意識對社會發展的有利作用和阻礙作用
人們改造社會的活動曾長期處于盲目狀態中,但意識的指導作用仍然是存在的,改造社會就是改變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但由于人們基于不同的利益關系有著不同的思想,因而社會關系的改變就表現為不同意識的沖突。在階級社會中,不同的階級都以各自的思想意識指導自己的行動,并試圖來影響社會的發展。進步階級的意識有利于社會的發展,反動階級的意識則阻礙社會的發展。
淮海戰役
伊拉克戰爭
根據所學歷史知識議一議:某一社會歷史時期兩種不同性質的意識是怎樣沖突的?正確反映和歪曲反映各起了怎樣的作用?
多媒體顯示:
正確——→促進
錯誤——→阻礙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兩種性質的意識為什么是相反的?產生兩種不同性質意識的原因是什么?(階級利益對抗--—兩種不同性質的意識所起的作用不同) 科學理論對客觀世界的反作用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無可辯駁的事實告訴我們,正確的思想意識,科學的理論學說,對客觀世界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起著不同的反作用,總之,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3.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l)要重視和調動人的精神能量
多媒體顯示:
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毛澤東
教師講解:毛澤東語錄說明,調動人的精神能量就會有力地推動社會和人自身進步。
(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
這是教學的重點。可采取講解、討論、辯論相結合的方法。在結論上步步推進:第一步,從意識反作用的兩種情形,說明方法論的要求——重視精神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第二步,重點分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特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第三步,啟發學生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落到實處。
提問: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有哪些?
(學生看教材第26頁最后一段內容回答。)
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又是萬萬不行的。人類進行活動,不但需要物質資源,而且需要精神資源。杜會主義既是物質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既包括物質文明的進步,也包括精神文明的進步。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興旺發達。物質文明是基礎,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質文明也要受破壞,甚至社會也會變質。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經濟搞上去了,要不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回答應該是肯定的。如果不抓思想政治工作,社會風氣壞下去,物質文明也要受破壞,社會也會變質。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難以實現。經濟上去了,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又能促進經濟建設的發展。第24頁第4自然段楷體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提問: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意義是什么呢?怎樣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我們要正確處理競爭和協作、自主和監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關系,反對見利忘義、唯利是圖;形成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個人合法利益的社會主義的義利觀,形成健康有序的經濟和社會生活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發達,越需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否則,欺詐一旦橫行無阻,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會遭殃。
(3)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多媒體顯示:
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輔相成。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引導人們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別要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在黨的xx大報告中的講話
青年學生應該自覺地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抵御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既是我國公民的權利,也是不可推卸的義務。我們應按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以利于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討論:良好的校園文化對一個學校有什么影響?如何對待網絡時代?
(請同學們聯系本校和自己的實際,分組討論,回答時應運用理論說明問題,教師歸納。)
總之,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又可以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刪去:“主觀能動性”、“意識能動性”、“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三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該內容把簡單問題復雜化了,不利于學生掌握意識的能動作用。)
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意識財物質的反作用,明確了意識是怎樣反作用于物質的。因此,在今后學習和工作中,應注意做到言行一致。
課堂練習
單項選擇題(多媒體顯示)
1.“現代化建設,離不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這說明 ( )
a. 物質決定意識
b.意識反映物質
c.意識反作用于物質
d. 意識決定物質
2.我們的宣傳思想工作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從哲學上說是因為 ( )
a. 只有正確的意識才能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b.只要是正確的意識就能改造客觀事物
c.只有正確的意識才能決定客觀事物
d.只有正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才起促進作用
3.近年來,淮河流域 由于缺乏環保意識,為了一時一地的經濟利益,小化工廠、小造紙廠紛紛開張上馬,給淮海造成了巨大的污染。這一事實表明 ( )
a.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b.錯誤的意識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障礙事物的發展
c.正確的意識能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d.人們只有在失敗后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4.《人民日報》載文指出:“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從哲學上看,是因為 ( )
a.輿論導向對事物的發展有決定作用
b.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c.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d.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5. 在“三個代表”研討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xx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圍繞主題、把握靈魂、狠抓落實,形成了學習貫徹xx大精神的熱潮,取得了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的明顯成效。現在,這一重要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黨的建設起到了有力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這主要說明 ( )
a.只要是正確的意識就能對黨的建設起到有力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b.“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正確意識
c. 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d. xx大精神是正確意識
參考答案:
1.c 2.d 3.b 4.c 5.c
1.2.3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篇4
1.5 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理解:
①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②列舉社會生活中的實例或聯系個人經歷,比較不同性質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不同的作用。
運用:運用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的原理,結合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說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
能力方面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比較能力、概括能力。
本框題在敘述方式上的特點是:依照意識反作用的領域為順序,在每一領域中再依照意識反作用的性質來安排敘述的次序。先講不同性質的意識對自然界的兩種不同的反作用,再講不同性質的意識對社會的兩種不同的反作用,由此概括出不同性質的意識起著不同的反作用,再進而概括出“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的觀點。教學中要注意這一思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比較能力、概括能力。
覺悟方面: 提高學生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自覺性。
教學重點
⑴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⑵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方法論意義。
教學難點
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教學方法
(1)基本理論觀點的教學可采用講述的方法。
(2)聯系實際的問題,比如重視精神的力量,搞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可以組織參觀、調查、座談、討論等教學實踐性活動,以加深對理論和觀點的理解與把握,提高運用能力。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l)什么是意識?意識為什么有正確和錯誤之分?其主觀原因是什么?
(2)意識怎樣才能正確反映事物?
(設計上述提問,意在通過復習前兩框題的內容為學習新課打基礎。)
導入 新課
通過第一、二框題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這個反映有如實反映和歪曲反映。因而意識有正確反映和錯誤反映之分。影響意識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主觀原因是:
第一,立場不同。第二,世界觀不同,人生觀不同,思維方式不同。第三,知識構成不同。只要我們端正立場,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來觀察事物,以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為指導,不斷充實我們的科學知識,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就一定能夠在正確認識世界的道路上不斷前進。這里我們已經知道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那么,意識對物質有沒有反作用呢?意識是怎樣反作用于物質呢?
下面我們做個游戲:現在請同學們把“一”字“想”到黑板上去,我們不用手寫,而是只用腦“想”,能把“一”字“想”到黑板上去嗎?為什么?這節課我們為解決這類問題,學習第三框。
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提問:我們已經學習了物質和意識現象。書上說的“藍圖”屬于什么現象?(意識)“新型建筑物”屬于什么現象?(物質)新型的建筑物為什么和藍圖一樣呢?藍圖起了什么作用?(指導什用)藍圖又是怎樣變成新建筑物的呢?(指導并通過工人的勞動)
意識能不能直接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呢?(不能)意識是怎樣反作用于客觀事物呢?
1.意識對客觀事物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為了使學生理解并記住課本文字定義的表述,可通過建筑材料變成建筑物來具體形象地說明:“在實踐中,意識指揮工人使用勞動工具這種物質力量,作用于建筑材料從而使零散的建筑材料這種物質具體形態變成建筑物這種物質具體形態,這就叫做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講解時要突出:意識存在于人的頭腦里,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物質的東西只能用物質的東西去直接改變,但意識能起“指揮”作用,告訴人們“做什么”和“怎樣做”。最后,準確完整地指導學生在課本上劃下這一定義。
教師講解:意識存在于我們的頭腦中,人們只能用語言表達它,用文字記錄它,但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正如不能把“一”字“想”到黑板上去一樣,藍圖也不能直接變成新型建筑物。但是,意識卻有一種本領,那就是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在不停地告訴人們,應該去做什么,怎樣去做。在實踐活動中,意識總是指揮著人們使用一種物質的東西去作用于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從而引起物質具體形態的變化。這就是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
議一議:藍圖為什么不能直接變成建筑物呢?
(請同學們討論,結果可在第24頁第1、2、3自然段找,但只能用自己的語言回答,教師歸納。)
物質的東西只能用物質的東西去直接改變。
(l)意識對自然界反作用的積極表現和消極表現
意識對自然界的反作用,人類世代都在發揮著、并不斷積累下來。其中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它們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學生回答)事實表明,正確的意識在人們改造自然界中起著積極作用,錯誤的意識在人們改造自然界中起著消極作用。人與動物的區別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生產工具,有意識能思維,意識的能動性的一個重要表現是,意識可以根據客觀實際形成“超前反映”,在觀念中構筑客觀上尚未出現的事物,并經這一觀念為指導進行實踐活動,使意識反作用于客觀事物,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制造成新的東西。動物雖然也會經自己的活動作用于它周圍的事物,引起周圍事物的變化,但都是無意識的,是一種本能活動。以建筑活動來說,先有藍圖,后有實際建筑物,因為頭腦中的藍圖是根據客觀實際設計的,仍然是先有物質,后有意識。先在“頭腦中建成”藍圖,然后才有建筑活動,這就是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
(請同學們舉例說明,意識對自然界反作用的積極表現和消極表現。)
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三峽工程蓄水成功
“火星探測漫步者”之一
上圖:北京出現揚沙天氣 午后街頭一片昏黃
2003年6月16日,三峽雙線五級船閘試通航成功
既然意識對自然界具有反作用,不同的意識對自然界有不同的反作用。那么,意識對人類社會有沒有反作用呢?如果有反作用,其結果是不是一樣的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2)意識對社會發展的有利作用和阻礙作用
人們改造社會的活動曾長期處于盲目狀態中,但意識的指導作用仍然是存在的,改造社會就是改變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但由于人們基于不同的利益關系有著不同的思想,因而社會關系的改變就表現為不同意識的沖突。在階級社會中,不同的階級都以各自的思想意識指導自己的行動,并試圖來影響社會的發展。進步階級的意識有利于社會的發展,反動階級的意識則阻礙社會的發展。
淮海戰役
伊拉克戰爭
根據所學歷史知識議一議:某一社會歷史時期兩種不同性質的意識是怎樣沖突的?正確反映和歪曲反映各起了怎樣的作用?
多媒體顯示:
正確——→促進
錯誤——→阻礙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兩種性質的意識為什么是相反的?產生兩種不同性質意識的原因是什么?(階級利益對抗--—兩種不同性質的意識所起的作用不同) 科學理論對客觀世界的反作用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無可辯駁的事實告訴我們,正確的思想意識,科學的理論學說,對客觀世界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起著不同的反作用,總之,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3.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l)要重視和調動人的精神能量
多媒體顯示:
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毛澤東
教師講解:毛澤東語錄說明,調動人的精神能量就會有力地推動社會和人自身進步。
(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
這是教學的重點。可采取講解、討論、辯論相結合的方法。在結論上步步推進:第一步,從意識反作用的兩種情形,說明方法論的要求——重視精神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第二步,重點分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特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第三步,啟發學生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落到實處。
提問: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有哪些?
(學生看教材第26頁最后一段內容回答。)
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又是萬萬不行的。人類進行活動,不但需要物質資源,而且需要精神資源。杜會主義既是物質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既包括物質文明的進步,也包括精神文明的進步。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興旺發達。物質文明是基礎,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質文明也要受破壞,甚至社會也會變質。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經濟搞上去了,要不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回答應該是肯定的。如果不抓思想政治工作,社會風氣壞下去,物質文明也要受破壞,社會也會變質。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難以實現。經濟上去了,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又能促進經濟建設的發展。第24頁第4自然段楷體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提問: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意義是什么呢?怎樣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我們要正確處理競爭和協作、自主和監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關系,反對見利忘義、唯利是圖;形成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個人合法利益的社會主義的義利觀,形成健康有序的經濟和社會生活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發達,越需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否則,欺詐一旦橫行無阻,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會遭殃。
(3)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多媒體顯示:
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輔相成。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引導人們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別要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在黨的xx大報告中的講話
青年學生應該自覺地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抵御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既是我國公民的權利,也是不可推卸的義務。我們應按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以利于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討論:良好的校園文化對一個學校有什么影響?如何對待網絡時代?
(請同學們聯系本校和自己的實際,分組討論,回答時應運用理論說明問題,教師歸納。)
總之,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又可以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刪去:“主觀能動性”、“意識能動性”、“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三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該內容把簡單問題復雜化了,不利于學生掌握意識的能動作用。)
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意識財物質的反作用,明確了意識是怎樣反作用于物質的。因此,在今后學習和工作中,應注意做到言行一致。
課堂練習
單項選擇題(多媒體顯示)
1.“現代化建設,離不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這說明 ( )
a. 物質決定意識
b.意識反映物質
c.意識反作用于物質
d. 意識決定物質
2.我們的宣傳思想工作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從哲學上說是因為 ( )
a. 只有正確的意識才能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b.只要是正確的意識就能改造客觀事物
c.只有正確的意識才能決定客觀事物
d.只有正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才起促進作用
3.近年來,淮河流域 由于缺乏環保意識,為了一時一地的經濟利益,小化工廠、小造紙廠紛紛開張上馬,給淮海造成了巨大的污染。這一事實表明 ( )
a.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b.錯誤的意識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障礙事物的發展
c.正確的意識能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d.人們只有在失敗后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4.《人民日報》載文指出:“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從哲學上看,是因為 ( )
a.輿論導向對事物的發展有決定作用
b.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c.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d.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5. 在“三個代表”研討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xx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圍繞主題、把握靈魂、狠抓落實,形成了學習貫徹xx大精神的熱潮,取得了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的明顯成效。現在,這一重要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黨的建設起到了有力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這主要說明 ( )
a.只要是正確的意識就能對黨的建設起到有力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b.“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正確意識
c. 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d. xx大精神是正確意識
參考答案:
1.c 2.d 3.b 4.c 5.c
1.2.3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篇5
第三框 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教案
●從容說課
第一,第三框題的根本內容是。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起著不同的反作用。
僅僅承認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物質。還不能體現辯證唯物主義對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的全面理解。首先,對“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和“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物質”的解釋,可能是樸素的,形而上學的。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才既唯物又辯證地解釋了這個觀點。其次,舊唯物主義根本不理解實踐,因而也不理解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立足于實踐,不僅從客觀方面,而且從主觀方面去理解意識,科學地說明了意識的能動作用。辯證唯物主義既肯定物質決定意識,又承認意識的能動作用,承認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這可以一方面同唯心主義徹底劃清界限,另一方面同舊唯物主義相區別。
第二,“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不同于“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前者屬于基本概念。需要指明是什么;后者屬于基本原理,需要回答為什么。對什么是“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這個基礎知識搞懂了,關于“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的觀點就容易理解。但“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學生過去幾乎沒有從理論上思考過這一問題,屬于知識空白,這一理論的表述,學生一下子也難以適應。所以教師應先承上啟下,提出問題,再由學生閱讀教材,最后再由教師結合圖示法對其內涵進行分析講解。關于“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原理,講述中應充分利用歷史知識,啟發學生用歷史事實進行議論,自己得出給論并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比較能力、概括能力。
第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融字、圖像等信息于一體,既避免了一味枯燥地講解,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了課堂氣氛。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通過教學,要求學生理解“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理解“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這一基本觀點,理解“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運用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的原理,并聯系現實,說明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能力方面
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比較能力和概括能力。
覺悟方面
提高學生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自覺性。
●教學重點
1.“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2.“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方法論意義。
●教學難點
“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教學方法
閱讀課文,引導學生理清知識線索,本框題的敘述方式,針對重難點問題要進行講授,力求創設情景,化難為易。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一幢大樓是物質的一種具體形態,而這幢大樓的設計圖是人腦思維的產物,是意識現象。根據前面學過的原理,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那么就應該先有大樓后在設計圖。但是,現實生活中卻先有設計圖,而后按圖施工建大樓。這不就違反了唯物主義關于物質第一性原理嗎?如何解釋這種現象?
[生]不是,這是意識的反作用。
(多媒體顯示)
意識的能動作用
[師]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上一節課我們談的是意識的能動作用的第一個表現,而意識的能動作用還有一個表現(突出表現),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問題——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講授新課]
三、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板書)
要理解這一觀點,首先要搞清意識對客觀事物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1.意識對客觀事物反作用的基本含義(板書)
(多媒體顯示)
①施工場地建筑工人勞動的畫面;②一幢幢漂亮的樓房。
(展示畫面,引起學生注意)
[師]看了這畫面,你有何體會?
[生甲]這漂亮的樓房是建筑工人一磚一瓦蓋起來的。
[生乙]看這樓房的外觀,有一定的造型,離不開設計師的勞動。
[生丙]這些樓房的建造離不開工程師設計的圖紙,且先有圖紙,后有樓房。
[師]從這里我們體會出兩條道理:一是樓房是通過建筑工人的勞動建起來的;二是建筑工人的勞動絕不是隨心所欲的,它要依據圖紙的設計來進行。我們知道,人的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思想意識支配下進行的。在建造樓房的活動時 ,是在“藍圖”支配下進行的。可見“藍圖”在此活動中起著指導作用。這種作用,我們稱之為意識的反作用。
[師]那么意識的這種作用是如何發揮的呢?是不是藍圖一設計出來,樓房就會拔地而起呢?
[生]不會,它必須通過建筑工人的勞動。
[師]你能否以此事例來談一下什么是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呢?
[生]意識(圖紙)指導著建筑工人運用勞動工具作用于建筑材料,從而使建筑材料的具體形態發生變化,最后建成實實在在的樓房。
[師]好。把它抽象出來就是這樣的:在實踐活動中,意識總是指揮著人們使用一種物質的東西去作用于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從而引起物質具體形態的變化,這就是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講此含義可結合以下圖示)
理解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含義時應注意這幾點:①意識指導人的行為,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②意識不能直接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
明確了此含義之后,我們再來進一步理解“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的觀點。
[師]請同學們先閱讀課文第4~12段,思考教材是從哪些領域,哪幾方面來說明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的?(瀏覽3分鐘)
[生甲]教材是從正反兩個方面來敘述問題的。
[生乙]教材是從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兩個方面來談的。
[師]“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具體地講,那就是意識對自然界的反作用和對人類社會的反作用,教材就是從這兩個領域來敘述問題的,在以后的學習中,你會更有體會,一定要注意這種敘述方式。在每一領域內,又是以正反兩方面來說明意識的反作用的。這又說明意識的反作用包括兩個方面的表現。再看一下課文第12自然段就更為明了。(隨即板書如下內容)
2.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板書)
(1)意識對自然界的反作用
(2)意識對社會發展的反作用
(通過理順敘述問題的思路,學生們一下子就輕松了許多)
[師]請大家舉例說明意識對自然界反作用的積極表現。
[生甲]莫斯科時間XX年3月23日9時0分12秒,俄地面控制中心宣布:“和平”號所有殘片已成功、安全地墜入預定的南太平洋海域。至此,在太空度過15個年頭的“人造天宮”,帶著它創下的無數成就,帶著蘇聯時代的驕傲,帶著全世界人民的惋惜,穿過大氣層,像一顆流星劃過夜空——隕落了。“和平”號空間站的墜毀標志著人類航天史上一個時代的結束。
[師]這個事例充分說明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和平”號的墜毀過程都是按照預定計劃進行的。按照指令,控制中心向“和平”號發出了三次制動信號,前兩次制動分別安排在前兩個軌道周期,以引導“和平”號進入遠地點220公里、近地點165公里的橢圓軌道;第三次制動選擇在第四個軌道周期中進行,通過制動把“和平”號推下軌道,以陡直的角度沿預定軌跡墜向指定海域。從俄地面控制中心向“和平”號發出第一次制動信號到它的150多塊殘片墜入南太平洋指定海域,前后不到6小時。“和平”號的隕落過程再次有力地證明: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
[師]請列舉意識對自然界的反作用的表現。
[生乙]人們意識中的那些錯誤思想“近視眼”,為了自己的狹隘利益不惜污染環境、砍伐森林、獵捕珍稀動物,最終損害了自身的利益。有些地方人類已無法生存。
[師]請同學們結合第11段,列舉意識對社會發展的反作用的具體表現(正反兩方面均要顧及)
[生丙]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生丁]中國人民在長期的斗爭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在毛澤東思想這面光輝旗幟的指引下,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并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生戊]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人民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引下,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政策),一下子就解決了吃飯問題,現在農村費改稅政策也引起重大變化。
[師]請同學們再列舉意識反作用的消極表現。
[生]的思想意識的影響。使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給社會造成許多惡劣影響。這么長時間了,的陰霧并未散去,還不時地有人因癡迷而干出一些荒唐事,釀造人間悲劇。如XX年12月16日的“焦點訪談”——“邪教又殺人”,傅怡彬殘忍殺害自己的父母、妻子。
[師]總之,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一句話,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是意識能動作用的突出表現,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基本觀點,它對于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正因為如此——(隨即板書下列內容)
3.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板書)
(1)要重視和調動人的精神能量(板書)
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實際上,很早人們就重視精神能量,譬如“士可殺,不可辱”。徐悲鴻說過:“人不能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這句話強調人必須有精神支柱、民族氣節,必須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有的同學可能聽說過“精神變物質”,可見精神對人的重要性。控制人的思想帶來的問題也從反面說明,我們必須重視意識的作用、精神的力量。
既然意識的作用、精神的力量這么大,那么我們應予以重視、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我們就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板書)
[師]請大家先回顧一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
[生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思想道德建設、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師]好。我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一方面要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如中共中央頒布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對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作了具體要求,規范人們的言行。另一方面,加強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如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我國的教育、科技有了很大的發展,等等。
那么,為什么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呢?請同學們結合p27第1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來回答。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首先,它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
我們的目標是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現代化不僅是經濟現代化,而是社會的全面進步,包括政治現代化(民主政治),人的現代化,社會主義既是物質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社會主義不僅要消滅貧窮,而且要消滅愚昧落后。
其次,它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對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起巨大的推動作用。
(這個問題結合其內容來理解),通過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為現代化建設和社會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通過加強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為現代化建設和社會進步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教育科技文化的作用日益突出。
再次,它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
[師]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生]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和開放性。
[師]市場經濟是一種法制經濟,必須有序發展,那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則是保持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方向,調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序發展的重要條件,市場經濟越發達,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復雜,就越需要法律,法規和道德規范的制約,如我們經濟常識上講的市場交易原則,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都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內容,當代我們一直在強調信用經濟、講誠信,不講誠信,經濟發展就會受到影響,有些地方是有深切體會的。
再者,不講精神文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就會遭受破壞,甚至變質。
(多媒體顯示)
經濟建設這一手我們搞得相當有成績,形勢喜人,這是我們國家的成功。但社會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么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污、盜竊、賄賂橫行的世界。
——鄧小平
鄧小平同志的這段話給我們提出了警示,可見,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十分重要的。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則是精神文明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那什么是民族精神?弘揚民族精神有何重大意義?
[生]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師]對,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近百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豐富著這個民族精神。請看多媒體:
偉大精神——豐富內存
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近代革命精神:反抗壓迫、維新圖強、自強不息、愛國救亡。
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
長征精神: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
延安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紅巖精神:救亡圖存的愛國精神,不畏艱險的奮斗精神,和衷共濟的團結精神,勇于犧牲的奉獻精神。
西柏坡精神: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
大慶精神:愛國、創業、求實、獻身。
“兩彈一星”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
抗洪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忍不拔、敢于勝利。
抗擊“非典”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于勝利。
載人航天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
[師]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應當怎么辦?
(3)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板書)
(多媒體顯示)
(XX年4月24日晚“焦點訪談”內容)福建省建立“文化信息網”老人可以點擊各種戲曲節目,青年人可以查閱各種信息,一位女青年為所在石雕廠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談成了一樁大買賣……“文化信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們的文化素質,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現在,人們獲得信息的方式增多,渠道十分便利,就看我們如何去做了。同樣是上網,福建的“文化信息網”給人們帶來的是營養,效果是十分好的,我們應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呢?現在同學當中上網的不少,到網吧的很多,你應該選擇什么樣的內容呢?
[生],不應去干無聊的事,不看不健康的內容,自覺抵御不健康東西的侵蝕;充分利用這便利的渠道去汲取營養,自覺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自己的全面發展。
[課堂總結]
(看課文p28最后一段)這一段是對整個第二節內容的總結。通過對意識的起源和本質的學習,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通過第二、三框題的學習,我們可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意識對物質又具有能動作用。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具有能動作用,這就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多媒體顯示)
這里要注意,不能把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表述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這就縮小了這個關系的外延。而應準確表述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又具有能動作用”。能動作用突出地表現在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課堂練習
一、選擇題
l.強調:“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從哲學上說是因為 ( )
a.意識決定物質,意識又是對物質的反映
b.只有正確的意識才能對客觀事物起促進作用
c.正確的意識和錯誤的意識對客觀事物都起作用
d.正確意識的反作用大于錯誤意識的反作用
2.“情緒可以使智慧之花結果。”這種說法 ( )
a.正確表明了意識對事物發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b.正確表明了只要有意識指導實踐就能成功
c.錯誤夸大了意識的反作用
d.有一定道理,表明了積極健康的思想可以使人精神飽滿、積極工作并取得成功
3.古人說:“謬誤出于口,則亂及萬里之外。”這說明 ( )
a.意識的反作用是第一位的
b.錯誤的思想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
c.意識有正確和錯誤之分
d.不同性質的意識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成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之一,如“畫餅充饑”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據此回答4~5題。
4.這兩個成語都強調了 ( )
a.物質的作用 b.意識的作用
c.意識對物質的決定作用 d.物質的反作用
5.實際上,我們知道“畫餅”并不能真正“充饑”,“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這是因為 ( )
a.意識不能代替物質 b.物質可以代替意識
c.精神的東西并不重要 d.物質和意識沒有區別
答案:1.b 2.d 3.b 4.b 5.a
二、非選擇題
6.東北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一五”期間,156個重點項目中有58個在東北,經過多年建設,東北形成了比較雄厚的工業基礎,建成了一批重工業城市,東北還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裝備制造和國防工業基地。但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中,東北老工業基地遇到很大的困難。
東北人意識到東北落后了,最大的落后是觀念的落后,東北實行計劃經濟程度最深,時間最長,人們習慣等、靠、要,缺乏創新精神,習慣小富即安,缺乏創業沖動。東北振興的根本是轉變觀念,加快體制創新。
用所學哲學觀點分析說明“東北振興的根本是轉變觀念,加快體制創新”。
答案: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有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有阻礙作用。
東北實行計劃經濟程度最深,時間最長,這就決定了計劃經濟的觀念在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沒有創新精神,等、靠、要思想嚴重。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長期形成的舊觀念,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束縛和阻礙了東北經濟的發展。
東北要振興、要發展,必須大膽解放思想,破除舊的觀念,加快體制創新。
7.(XX年全國高考)辨析:知識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唯一力量。
答案:(1)知識只有通過應用才能成為現實的力量。
(2)被人所掌握的知識,可以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也可以是阻礙社會發展的力量。
(3)知識是重要的力量,人的理想、道德、情感、意志等也是重要的力量。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