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視思維形式的作用
高二政治《哲學常識》第五課
5.3.1 要重視思維形式的作用
【重點】概念、判斷、推理在思維中的作用;
【難點】
①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②判斷應當回答實踐中提出的問題,能夠指導人們去進行一系列的實踐活動;
③判斷不能自相矛盾;
【素質要求】
⑴知識方面:
理解:
①培養比較能力:著重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②結合實例,能指出概念、判斷、推理在思維中的作用;
⑵能力方面: 著重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本框三種思維形式的敘述,事實上是著力于分析的,通過教學的雙邊活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①培養比較能力:本框內容有許多是進行比較的。概念、判斷、推理三者之間的比較,還有真實判斷與虛假判斷的比較。歸納推班與演繹推理的比較等等。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比較分析能力;
②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邏輯思維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⑶覺悟方面:
利用教材所列舉的實例,在講解理論觀點過程中,同時進行思想教育。
復習提問:
1.感性認識同理性認識有哪些不同?
2.在第一次飛躍中怎樣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制作?
(設計這兩個問題的目的是,通過復習感性認識同理性認識的區別,引出概念、判斷、推理是理性認識的形式;通過明確思考加工的過程就是形成概念、作出判斷、進行推理的過程,進而導人新課。)
導入新課:
人們的思考加工的過程,是形成概念、作出判斷、進行推理的過程,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但是,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形成正確的概念,作出正確的判斷,進行正確的推理,不是都能對感性材料進行正確的思考加工,所以不僅要勤于思維,還要善于思維,為此,就要注意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
講授新課:
第三節 注意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板書)
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首先要重視思維形式的作用。
一、要重視思維形式的作用(板書)
1.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教書)
進行邏輯思維,要借助于思維形式。思維形式有哪些?思維形式包括概念、判斷、推理。
在思維過程中,它們各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我們首先講概念。
2.概念的含義和作用(板書)
思想政治課學過很多概念,如:生產力、生產關系、商品、物質、意識,第五課也講了不少(可找同學列舉一些:主觀能動性、感性認識、理性認識、真理、科學理論,等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每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概念,都有很多概念。
什么是概念?概念有什么特點?概念在思維中有什么作用?請同學閱讀教材第23頁第二
自然段至24頁第二自然段。
(在同學閱讀后,教師邊提問,邊講解,邊板書。)
(1)概念的含義:(板書)
概念是反映對象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對象”是指我們思維認識的對象。“本質屬性”是指能把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屬性,一般是這類事物特有的屬性。對象的本質屬性反映在人的頭腦中就形成概念。(投影或輔助板書)
概念
對象的本質屬性(概念的內涵)
商品
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
意識
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商品五光十色,琳瑯滿目,它們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反映到我們的頭腦中,就形成了商品這一個概念。商品就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凡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就是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