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教案
第十二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教案一、本課設計意圖
(一) 教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 識記
〇價值和價值觀的基本含義。
〇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〇價值判斷的基本含義。
〇如何正確地進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〇如何創造和實現人的價值。
(2) 解
〇人的價值是什么?如何評價人的價值。
〇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
〇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進行選擇。
〇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
〇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
〇實現人的價值的主觀條件。
(3) 運用
〇運用所學知識及相關哲學原理,分析物的價值和人的價值的不同,從中加深對人的價值的理解。討論分析為什么對一個人的評價要看他的貢獻,而不是索取了多少;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要看他對社會、為人民貢獻了多少,而不是為自己撈取了多少。
〇運用所學知識及相關原理,剖析生活實例,說明人的社會地位不同、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時間、地點和條件不同,就會形成不同的價值判斷。討論分析為什么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要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發展的必由之路。
〇剖析生活中價值沖突的實際事例,如競爭與友情、關愛與懲罰、傳統與時尚等,運用相關原理,分析說明為什么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當作是最高的價值標準,從而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〇列舉生活事例,運用相關原理,分析說明為什么人的價值要在勞動中、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討論分析追求個性發展和強調與社會統一之間的關系。
253
2.能力目標
(1)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具有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和方法正確分析和看待社會、人生的能力,樹立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 通過價值和價值觀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具有認識和分析事物價值的能力,正確認識和評價人的價值的能力。深刻理解正確的價值觀是我們擁有美好生活的指路航標,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諦,初步具有認識和選擇正確價值觀的能力。
(3) 通過學習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原理,要求學生深刻領會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和主體性特征,做到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廣大人民的立場上,走歷史發展的必由之路,初步具有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能力。
(4) 通過學習價值的創造與實現,使學生領悟和認識實現人的價值的正確途徑,認識到勞動和奉獻不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質和價值的實現方式,形成勞動和奉獻的意識,具有自覺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 人和物的價值之不同,就在于人能夠創造價值,而且只有創造價值,只有在勞動和奉獻中才能夠實現自我,滿足自我需求,勞動構成了人的存在方式。認同勞動的觀念,承認奉獻的價值,是學習這一課后應有的重大收獲。勞動和奉獻著的人是幸福的,勞動和奉獻著的人生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人的一生不能只是索取,只是滿足自己的小利,走不出自我的人生是狹隘的,走不出自我天地的人永遠找不到人生幸福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