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政治生活與哲學復習實現人生的價值
第四單元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第十二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
預習導學
一、學習目標
了解哲學意義上的價值
★理解人的價值的內涵與評價
★理解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理解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遵循社會發展規律,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堅持在勞動和奉獻中、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在砥礪自我中實現人生價值。
二、重點難點(加★)
三、自主學習
四、知識體系建構
探究質疑
1.哲學意義上的價值與經濟學中的價值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人的價值是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3.價值觀對社會存在和個人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4.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
5.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
練習反饋
單項選擇題
1.下面的漫畫(超常發揮)(作者:蓋桂保)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d)
a要堅持在實踐中鍛煉和提高認識能力 b要滿懷必勝信心勇敢地接受挫折與考驗
c要善于通過量的積累去實現實物質的變化 d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
2.有一種風范叫關愛,有一種資態叫堅守。地震時,正在玉樹孤兒院做義工的香港貨柜車司機黃福榮為營救孤兒和老師不幸遇難。他在義工的路上默默地走了十年,曾徒步走中國為“中華骨髓庫”募捐,曾在汶川災區志愿服務了三個月……“好人阿福”以生命的閃光實現了“終生做義工”的愿望,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他的事跡說明 ( b )
a.人生價值是自我滿足 b.實現人生價值關鍵在于主觀努力
c.人生價值是自我犧牲 d.實現人生價值關鍵在于客觀機遇
3.北京某地鐵站旁,有一個由退休老人組成的“志愿服務站點”,這些退休老人在為行人提供義務指路服務的同時,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獲得了快樂。這表明 ( d )
①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實現人生價值取決于客觀條件
③索取和奉獻是統一的 ④實現人生價值要發揮主觀能動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權為民用,縱然是清風兩袖,自當流芳百世傳佳話;利為己謀,即便有豪宅千傾,也會遺臭萬年殃后人。”這副對聯給我們的啟示是( c )
a.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 b.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價值觀指引
c.個人應在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 d.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
5.“老是把自己當做珍珠,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把自己當做泥土吧,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道路”,魯黎的這首《泥土》所蘊含的哲理是( c )
a.肯定自我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起點b.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也是價值的享受者
c.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去實現人生價值d.實現人生價值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
6.曾子曰:“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這句話對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啟示是( b )
①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社會提供一定的客觀條件
②實現人生價值要有百折不撓、不怕失敗的頑強奮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