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教案
他這樣描述自己的生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餓了吞幾口糌粑面,渴了喝幾口山泉水或啃幾口冰塊,晚上蜷縮在山洞里、大樹下或草叢中與馬相伴而眠,如果趕上下雨,就得裹著雨衣在雨水中躺一夜。同時,他還要隨時準備迎接各種突來的自然災害。
278
這些艱辛在王順友看來還不是最苦的,最苦的是孤獨。郵路上,有時幾天都看不到一個人影,特別是到了晚上,大山里靜得可怕,伸手不見五指,他能感覺到的是只有風聲、水聲和不時的狼嚎聲。家中的操勞的妻子、年邁的父母、幼小的兒女……,此刻就會像走馬燈一樣在他的腦海里轉,淚水落下一行,又落下一行。于是,他便喝酒,讓自己的神經麻木而昏睡過去,因為明天還要趕路。
如果僅僅是為了一個飯碗,王順友在這條馬班郵路上或許早就堅持不住了。讓他最終堅持下來的,是這條郵路傳達給他的一種神圣。
“每次我把報紙和郵件交給鄉親們,他們那種高興勁就像過年。他們經常熱情地留我住宿,留我吃飯,把我當成共產黨的大干部。這時,我心里真有一種特別幸福的感覺,覺得自己是一個少不得的人!”這是王順友最初感受到的鄉郵員工作的價值。
白碉鄉鄉長王德榮曾對他說過這樣的話:“你是我們鄉唯一對外的聯絡員,是黨和政府的代表。藏民們有一個月看不見你來,他們就會說:“黨和政府不管我們了。”這話讓王順友心里滾燙。
最壯美的詞句——“忠誠”
XX年7月一天的傍晚,他翻越察爾瓦山時,突然從樹叢中跳出兩個劫匪,嚎叫著要他把錢和東西都交出來。他本能地向前跨出一步,用身體護住了馱在馬背上的郵包,大聲喝道:“我是鄉郵員,是為黨和政府服務的,是為鄉親們送信的。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說著,他抽出隨身攜帶的柴刀,死死地盯著劫匪。兩個劫匪一時競被這個一身正氣的鄉郵員嚇呆了。趁他們出神的空當,王順友疾步上馬,沖了過去。事后有人送他一個綽號“王大膽”,他說:“其實我心里也怕得很,是這身郵政制服給我壯了膽”。
這身郵政制服給予王順友的何止是膽?它給了他一個馬班郵路鄉郵員的最高品質——忠誠。這也是他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對黨的事業的忠誠。忠誠灑滿了他郵路上的每一步。
1995年的一個秋天,王順友牽著馬走過雅礱江上剛剛修建起的吊橋,來到了一個叫“九十九道拐”的地方。這條由馬幫踩出的羊腸小道陡峭地盤旋在懸崖峭壁之間,走在這條路上,馬的糞便可以直接落在后面的馬和人身上,跟在后面的人只能看到前面馬的尾巴,路的下面便是波濤洶涌的江水,稍有不慎,就會連人帶馬摔下懸崖,掉入江中。
王順友小心翼翼地跟在馱著郵件的馬后邊,一步一步地向前邁,眼看就要走出“九十九道拐”了。突然,一只山雞飛出來,嚇得馬一個勁地亂踢亂跳,他急忙上前想拉住韁繩,誰知剛一接近,受驚的馬抬起后腳便朝他蹬來,正蹬中他的肚子,一陣劇疼之后他倒在了地上,頭上的汗水大顆大顆地往下落。
過了很久,受驚的馬終于安靜下來,它回頭看著主人痛苦的樣子,眼神變得悲哀而凄婉,用嘴一下一下不停地蹭著王順友的臉。王順友流淚了,他抬起手向馬做了一個手勢,告訴它不要難過,他不怪它。一路上疼痛不斷加劇,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實在挺不住了,就倒在地上躺一會兒,就這樣,堅持把這班郵件全部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