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教案
(3)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
2.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1)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主體性。
〇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
〇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因人而已。
(2) 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最高價值標準。
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們工作價值的最高裁決者。
〇必須首先考慮并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
〇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
〇把個人、集體、社會三者的統一作為自己選擇的標準。
255
框題三: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1.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
(1) 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和體現自己的價值。
(2) 在勞動和奉獻中實現和證明自己的價值。
(3) 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
2.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
(1) 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
〇人的生存條件由社會提供。
〇人的發展條件由社會提供。
〇人的享受條件由社會提供。
〇人的工作條件由社會提供。
〇人創造價值的條件由社會提供。
(2) 個性發展與社會發展的統一。
3.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1) 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拼搏、自強不息。
(2) 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
(3) 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二) 結構分析及探究活動設計意圖
1.本課的邏輯結構
根據課程標準,第十二課的內容設計為三個框。
第一框,價值與價值觀。這一框設計了兩個目。
第一目,人的價值。這一目的邏輯順序是:價值的基本含義——人是社會一切財富的創造者——人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和對社會的貢獻——對一個人的評價主要看他的貢獻。
第二目,價值觀的導向作用。這一目的邏輯順序是:價值觀的基本含義——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導向作用——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價值觀影響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尋找正確的價值觀就是尋找人生的真諦。
這一框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價值,人的價值就在于人能夠創造價值以及如何評價一個人的價值;什么是價值觀,價值觀對人的活動的重要作用,最終了解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
在理解了價值與價值觀的基本含義后,本課將進一步分析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第二框,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這一框設計了兩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