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教案
因為身體的原因,司晶從來沒有進過學校的大門,17歲才開始從糊在墻上的舊報紙學習認字,當她第一次讀懂墻上的一小段文字時,竟激動得流下了眼淚。為了提高自己,她強迫自己每天寫日記,為了握住那支份量小小的筆,她用臉貼在手上,給寫字的手一些力量,硬是練得雙手都能握筆寫字了。就是憑著這種砥礪自我的精神,司晶走出家門自謀生路,開辦了一家心理咨詢所。有人問她:“你那么不幸,那么痛苦,卻躺在那里幫助那些實際上命運很好的人,你心理平衡嗎?”司晶的回答是:“因為我的生命中遺憾的東西太多了,所以我要用我的聰明才智使那些有條件享受生活的人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最終成為社會中的良性細胞,這是我目前所做的工作,也是我終身為之奮斗的目標”。
259
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正是懷著一種極強的自我完善的意識和對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渴望,才使司晶選擇了這種方式度過自己生命的每一天。結合這個故事,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從中感悟一種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砥礪自我的生命精神。
第二個探究活動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如何提高自身素質(zhì),并說明提高個人素質(zhì)與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關系。要求學生了解,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有助于在生命旅途上創(chuàng)造奇跡,實現(xiàn)人生的輝煌。
第三個探究活動是讓學生通過《光的贊歌》這首詩的思考,感悟彭湃的生命激情和崇高的生命情懷: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為社會、為他人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只有具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在正確價值觀的指引,才會選擇如歌的生命。讓學生結合實際,暢想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讓學生懂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通往成功與幸福的人生道路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只有心懷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在正確的價值觀的指引下,懂得運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才能展開自己有力的翅膀,遨游在人生廣闊的天空中,才能在人生旅途中既能做一個對人類、對社會、對他人有用之人,又能夠從中獲得最大限度的自我實現(xiàn)與滿足。當我們年老的時候,回首往事,我們才能坦言無愧于自己的生命。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一) 重點、難點問題分析
1.人在勞動中創(chuàng)造價值
人和事物的價值關系問題,不僅是一個具有相當大的理論難度的問題,也是一個成長中的高中學生經(jīng)常在思考的問題,因而在教育教學中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價值是客體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功能和屬性,是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事物對人有價值,就是事物對人有用、有意義;人對人有價值,就是人對人有用、有意義。就人的價值來說,這里的主體是人,價值都是對人而言的;這里的客體也是人,是人對人的價值。人的價值和一般物的價值的根本不同在于,人既是世界上唯一的價值享受者,只有人才能發(fā)現(xiàn)價值、利用價值;人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價值創(chuàng)造者,只有人才能有目的、有計劃地創(chuàng)造對人有價值的東西,以滿足人生存、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從生成的角度看,價值的形成過程實質(zhì)上是人的主體性在客體中的對象化過程。這表明,價值的生成,一要“人的主體性”,二要“對象”,三要“化”。所謂“化”就是主體作用于客體,就是要通過主體的活動、勞動,去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客體的價值。因為任何事物或人只有當他與主體發(fā)生聯(lián)系,成為主體活動的組成部分,才成為主體的價值對象,對主體發(fā)生有益或有害的影響。而且,同一個人或物,與不同的主體結合,成為不同活動的成分,使形成不同的價值。一般地說,自然界出現(xiàn)的事物都不能直接滿足人的需要,世界上一切有益于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價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