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教案
276
27%的人選擇了“保爾”和“蓋茨”,13%的人選擇了“保爾”。青年人更傾向于選擇蓋茨為現實榜樣,固然有其現實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和青年自身發展方面的多重原因,但是,保爾精神在現時代依然給人們以啟迪,則與這種精神本身具有某種長久不衰的深刻內涵有關。
當今青年在人生理想方面,表現出的主要特征是:既注重精神的價值,同時注重物質價值。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北京青少年最崇拜的6類職業者,依被選比率高低排列分別為:科學家、企業家、影視明星、軍人、教師、勞動模范。而他們最愿成為的從業者分別為:企業家、科學家、影視明星、教師、軍人、勞動模范。可以看出,在具體職業類型選擇上,青年人所崇拜的職業與所選擇的職業之間存在著差異。換言之,最崇拜的職業并不是最想從事的職業,這一情形反映出在他們的擇業觀念中,理想價值與現實價值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分離狀態,他們最崇拜的是科學家,而最愿意成為的是企業家,這一點鮮明地表現出了他們人生理想中更多的務實取向。
3.在創業中實現人生價值——記XX年度勞務輸出“十佳帶頭人”蔡同祥
蔡同祥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在少年時代,就立志要為家鄉的富裕干些實事。初中畢業后,蔡同祥先在本鎮以及周邊鄉鎮搞建筑。他經常對工友們說:“我們靠什么去占領市場,贏得市場?靠的是過硬的工程質量和良好的社會信譽!苯涍^多年的努力奮斗,蔡同祥的建筑隊伍不斷壯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他也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為了這支隊伍的生存,更為了擴大建筑隊伍的規模,蔡同祥曾經幾次北上北京,南下上海等城市進行實地考察,最后決定在上海這塊黃金寶地求發展。1994年,蔡同祥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很長時間找不到活兒,心里很著急,但他沒有灰心,白天吃自己做好的大餅,喝幾口水,晚上住在廣場或公園里,一個月時間瘦了十幾斤。后來,在一位朋友幫助下,認識了一位長期在上海投資的建筑商高老板。于是,他每天都在高老板上班之前到他的公司門口等,堅持了一個星期左右,高老板終于被他的誠心和吃苦精神所打動。通過對蔡同祥工程隊的考察和技術方面的考核,決定將一部分工程交給蔡同祥做,蔡同祥也就踏上了他的異地建筑之路。
質量是企業生存之本,蔡同祥有切身感受。剛進入上海市場,因施工質量問題,他多次受到批評。后來,蔡同祥認真查找原因,努力改善施工工藝,在質量管理方面采取了許多措施,如實行“三檢”制度、“交接班”制度、獎懲制度,此外還制定了“三結合”戰略,即樓上樓下施工做到上下結合,室內室外施工做到內外結合,白班夜班施工做到日夜結合,施工質量得到穩步提高。從此,蔡同祥的工程隊逐漸在上海站穩了腳。蔡同祥富起來以后,沒有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他決心幫助他們走上富裕之路。
蔡同祥每年發放的工人工資都在800萬元以上,每個工人一年的工資都在1萬元以上,多的可達2萬元以上。被他帶出去的工友們富了,當然他也富了。蔡同祥沒有忘記家鄉,每年鎮里組織向貧困戶獻愛心時,他都積極帶頭捐錢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