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教案
個人和社會的關系是比較難理解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來說明,如學生的成長發展離不開社會等,可以通過分析具體事例使學生明白道理。
2.對比教學
關于價值含義的解釋,可以聯系經濟學中學過的“價值”(即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聯系現實生活中具體事物的特有價值,對照哲學上的價值進行學習,使學生明確價值不是實體事物,而是關系中產生的意義。然后再對比物的價值和人的價值的不同,從而說明人的價值的特殊性。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同樣需要對比教學法。因為不了解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的不同,就無法理解價值判斷的重要性,也就不可能理解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性。教學中,可以列舉諸多判斷,引導學生分析哪些屬于事實判斷,哪些屬于價值判斷,以及各類不同的判斷對于我們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關于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性問題,也可以對比二者的區別和聯系,從而發現其內在的一致性,達到理解和認同的目的。
3討論交流
本課內容會引起學生很多想法,可以提出一些能夠引起爭論的問題,采用討論交流的方法、辯論的方法,引導學生談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再將這些觀點和想法與生活聯系起來,經過討論和交流,學生能夠在對比中發現正確的觀點,從而認同正確的觀點。
4.啟發思維
有問題才會有思考,有思考才會有深度。教學中可以將有關問題設計的更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哲學本身就需要思辨,人生哲學問題更能夠引起思辨,所以,如何設計問題則是需要重點進行研究的。
(三) 探究活動操作建議
探究活動1(教材第96頁):“物的價值和人的價值是一回事嗎?你是怎樣認識人的價值的?”
本探究活動可以采用對比方法。如,讓學生分組列出一些事物的價值,說明這些事物價值的具體表現,從而區別物的價值與人的價值的不同之處;并進而分析說明人的價值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確立對人的價值的正確認識。
探究活動2(教材第97頁):“想一想,人們在上述(經濟活動、政治活動、道德實踐等)活動中形成的不同認識是受什么觀念支配的?”
本探究活動提供了人們在不同的社會生活中產生的不同認識。在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首先讓學生了解教材中所提供的現象,并分析說明支配這些認識的原因在于人們所具有的不同的價值觀念。然后,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再找一些人們在日常活動中對事物的
266
不同認識,并分析在這些認識背后起作用的觀念,說明價值觀在人們認識中的作用。
探究活動3(教材第98頁):“這位總經理所秉承的信念對他的經營產生了什么影響?”
探究活動的材料中已明確提示,即某制藥廠的產品很受消費者歡迎。我們可以就此事例延伸開來,進一步引導學生從自己生活中所了解到的其他產品或經營者的情況進行分析,先分析其取勝的多種原因,再分析其經營理念的作用。通過思考制藥廠的成功與其所秉承的思想信念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從中領悟價值在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具有的重要的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