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單元復習學案
近年來,全國政協高度關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先后對閩南文化、河洛文化、三晉文化和齊魯文化等地域文化進行調研,不斷推動全國對地域文化的研究、保護、開發和利用,以此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為祖國現代化建設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回答8-10題。
8.在我國,之所以產生和存在著各具明顯特征的不同區域文化,主要是因為
①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 ②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 ③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 ④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中華文化是一個恢弘的整體,融合了各具鮮明特色的區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具有強烈的認同感,這主要顯示了
a.中華文化古代輝煌的歷程 b.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基本特征
c.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d.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10.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羅豪才在結束對安徽“徽文化”的考察后認為徽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寶貴資源,加強對徽文化的研究、保護、開發和利用,對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安徽在中部的崛起,加強與世界文化的交流,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主要表明區域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力量
a.是一個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b.可以促進文化資源的持續發展
c.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動力 d.是一個地區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內容
(二)非選擇題
1.“愛國就是愛社會主義,不愛社會主義等于不愛國。”你認為這個觀點對嗎?請闡述理由。(10分)
2.北京奧運會火炬的設計吸收了往屆奧運火炬的優點,又滲透著深厚的中華文化。火炬造型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紙的出現使人類文明得以更好傳播。“祥云”的文化概念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北京奧運會火炬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蘊涵的無窮魅力。
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回答:中華文化為什么能夠源遠流長、蘊涵著無窮的魅力?(10分)
3.XX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災情慘烈,舉世震驚。但中國表現出一個更加強大和成熟的國家形象:政府以最快的速度做出鎮定的反應,受到國際社會的稱贊;災區人民穩定沉著,沒有出現秩序混亂而是積極自救。災區到處是舍己救人,見義勇為的行為。等領導人帶頭捐款,表達對災區人民的深情關懷,激勵災區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迎難而上、百折不撓,奮力抗震救災。在全國各地,一個個捐助點前,普通老百姓排起長龍,慷慨解囊,爭相獻血,涌動著一片真情。
在大災面前,國人挺起脊梁,展現出強大的抗災自救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地震廢墟上閃耀,中華民族更加緊密團結在一起。這是一個國家偉大之所在,中國呈現給世界和國民一個有力、有序、有效的負責任的大國形象!魯迅先生曾說:“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