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單元復習學案
③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
⑶①當前,面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要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必須更高地舉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
②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③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④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鑄造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所以要讓民魂發揚起來。
⑷①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繼往開來、與時俱進,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
②我們人人都應該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續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作用;
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既要珍惜,又要繼承和發揚)
⑤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既要借鑒,又要警惕)
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
4. ⑴①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重要見證。“多難興邦”源自春秋時期的史書典籍,說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②中國傳統思想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社會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⑵①面對傳統文化,我們要辨證地認識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于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東西,必須自覺加以改造和剔除。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②文化繼承,不是原封不動地承襲傳統,而要有所淘汰,有所發揚,從而使文化得到發展。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于文化創新。著眼于文化的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這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