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堅持發展的觀點教學案
[師]是的,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無不感到一切事物就像川流不息的河流,永遠處于不停的運動、變化、發展之中。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唯物辯證法的第二個總特征:事物是不斷運動、變化、發展的。
[講授新課]
一、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板書)
世界上的事物為什么都是運動變化的?先請同學們考慮“聯系”這個哲學概念的含義是什么。
[生]聯系就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師]這一概念的關鍵詞語是什么?
[生]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師]對!正是由于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構成了事物運動變化的內在動力;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構成了事物運動變化的外在動力。在內外動力的共同作用下,才構成了事物的運動,引起了事物的變化,推動了事物的發展。
1.事物的聯系構成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板書)
例如,社會經濟活動主要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這四個環節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人們生產出來的產品,只有經過分配和交換,才能最終進入消費。一定的生產決定著一定的分配、交換和消費,而分配、交換和消費又影響和反作用于生產,促進或制約著生產的發展。總之,正是由于這種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社會的經濟活動才能不斷地調整、改進和提高,最終得到了發展。(內在聯系)
同理,社會經濟生活與社會方方面面關系十分密切。社會的政治制度、法律健全程度、公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水平、民主發展程度都要受經濟發展的制約。反過來,這些方面的活動及其發展程度也直接影響著經濟的運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或阻礙經濟的發展。
世界上的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之中,讓我們先用摸得著、看得見的日常生活的事例來說明物質的運動。請每一位同學把自己的右手放在自己的胸口上,大家有什么感覺?
[生]心臟在跳動,肺在呼吸。
[師]請同學們用眼睛看一看,老師在干什么?(教師自己來回走一遍)
[生]老師在走動。
[師]心臟和肺在擴張、收縮,它們的體積、容積在發生變化。假如我們以某一點為參照,可以看出老師的位置在變化,發現老師在走動。“變”就是“動”的意思。放眼這個世界,其實所有的物質都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運動變化著,只不過運動變化的具體形式不同而已。但概括起來有五種基本運動方式,分別是機械運動、物理運動、化學運動、生命運動和社會運動。下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教材p59-60五段楷體字,然后判斷下列運動屬于哪種形式的運動,并且指出哪種運動形式是最為復雜和高級的運動形式?
(學生閱讀,多媒體顯示判斷內容)
(1)斗轉星移,海陸變遷——機械運動
(2)電子繞原子核運動——物理運動
(3)鐵釘生銹,食物腐爛——化學運動
(提問學生,作出判斷)
[師]可見,“除了永恒變化著的、永恒運動著的物質及其運動和變化的規律以外,再沒有什么永恒的東西了。——恩格斯”(多媒體打出)這句話的意思是:物質是永恒的,運動是永恒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
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板書)
那么,到底運動是指什么呢?
[生](看書后回答)哲學上講的運動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變化和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