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堅持發展的觀點教學案
3.運動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變化和過程。(板書)
剛才說一切事物無論是從位置的變化到物理、化學性質的變化,還是從生命有機體的新陳代謝到社會生產方式的更替,都在運動變化著。這些具體的運動變化與哲學上講的運動變化是同一回事嗎?
[生]不是。哲學上講的運動是對世界上一切運動形式共同特性的概括和總結,它與五種基本運動形式之間存在著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師]回答正確。但還必須和平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體育運動、政治運動等等運動區分開來,它們之間也是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下面我們再通過分析物質和運動的辯證關系來進一步加深對運動概念的理解。
4.運動和物質不可分(板書)
同學們,世界上有沒有絕對不運動的物質?假如物質是不運動的,世界將會成什么樣子?
(學生簡單議論,然后回答)
[生]絕對沒有不運動的物質。比如,心臟不運動了,肺停止呼吸了,人也就死亡了。地球不運動了,也就沒有四季更替、花開花落了。
[生]如果世界真的停止了運動,死寂一片,那將是多么可怕。
教師引導:如果地球真的不動,四季就不會形成;如果沒有新陳代謝,生命就會停止;如果沒有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人類社會就不能存在和發展……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什么結論?
[生]物質離不開運動,世界上沒有不運動的物質。
[師]對,這就是物質和運動的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關系的第一點內容。
(1)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板書)
這就是說物質離不開運動,物質是在運動中存在的,離開了運動,物質就不可能存在,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這又是什么意思呢?這是說物質存在的狀態是怎樣的,是怎樣存在的。我們知道,物質是在運動中存在的,所以把運動性作為物質存在的一種屬性,其實,物質還有可知性、永恒性、無限性等屬性。在物質的所有屬性中,因為只有物質存在下來才可以談其他屬性,即運動這個屬性是物質其他屬性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因此,運動是物質最主要、最根本的屬性。
另外,在每一課的學習中,我們還知道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唯一特性”也是“根本特性”,注意區分“根本特性”與“根本屬性”。“根本待性”是就世界上物質和意識這兩大類現象的區別而言。物質現象和意識現象的唯一區別在于,物質現象具有客觀實在性,它存在于我們的意識之外,是物質所特有的屬性。而“根本屬性”是從物質和運動關系的角度,說明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
總之,物質離不開運動,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這一點每位同學必須牢記。同樣道理,運動也離不開物質,這是因為人們一談到運動,自然要談到是什么在運動,即運動的主體是什么?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61第4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教師引導:找出物質世界五種基
本運動形式的主體各是什么?
[生]機械運動主體——宏觀物體;物理運動主體——分子、基本粒子;化學運動主體——原子、離子;生命運動主體——生物有機體;社會運動主體——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師]對,那人類的思維活動是不是一種純粹的、脫離物質的精神活動?
[生]不是。因為人類的認識活動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人腦是認識運動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