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和掌握林則徐、魏源“向西方學習”“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張,了解和掌握資產階級維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張、基本活動和結果;
(2)通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和相關材料,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重點講述的方法,介紹各個時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們超越自己時代的地方,引導學生準確評價歷史人物。
(2)“情境—體驗-探究-感悟”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為主體組織課堂教學,教師創設具體的情景,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獨立思考、合作學習、逐步探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學習近代中國人民敢于面對現實、沖破樊籬、放眼全球、探索救國之路的開拓精神與創新勇氣,樹立為振興中華,刻苦讀書,敢為天下先的現代意識。
(2)體悟到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各種要素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之中,無論任何個體、任何民族或任何國家都無法在自我隔絕中實現一支獨秀,進一步養成開放的學習心態與世界意識。
【教學重點】:林則徐、魏源的主要思想和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的主要主張
【教學難點】林則徐、魏源思想和資產階級維新思想在中國近代化發展的影響。
【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1】情境導入
【教學內容】圖片:兩種文明的碰撞
【師生活動】師生共同感受19世紀前期中國和西方的差距。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引入話題。集中注意力,激發師生情感交流
【教學環節2】明確學習任務
【教學內容】解讀課題。《“順乎世界之潮流”》, 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是讓同學們通過對一批又一批先進的中國人圍繞如何使中國“順乎世界之潮流”而進行的探索的了解,感受他們的思想主張與愛國情懷。
【師生活動】老師解讀課題;學生明確學習任務。
【設計意圖】明確學習任務。
【教學環節3】第一幕:睜眼看世界
【教學內容】出示林則徐魏源的圖像;了解林則徐魏源思想主張。
【師生活動】1、面對中國“千年未有之奇變” 如果你是清朝統治集團一員的林則徐或魏源,會采取什么措施應對?
2、他們的措施取得哪些成果,提出什么思想主張?
3、林則徐為什么被稱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4、什么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如何理解?
【設計意圖】通過對材料的閱讀,掌握林則徐、魏源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思想主張及影響。
【教學環節4】情景設計1
【教學內容】XX年是魏源逝世150周年,岳麓書社準備再版魏源《海國圖志》。岳麓書社的發行人員在網絡上征集《海國圖志》再版的宣傳語,有如下的貼子,請你結合今天對魏源和《海國圖志》的了解,以及你對新思想的理解,以跟貼的形式用最精煉的語言為《海國圖志》寫一句宣傳詞。示例:
小魚兒:
開新思想之先河,前無古人;
創師外夷之長技,后有來者
哭泣的雨:
開中國之眼界,揚華夏之新風.
回眸一笑:
《海國圖志》150年前便是一本好書.……
【師生活動】學生設計宣讀,老師點評。
【設計意圖】通過分組討論,設計書寫,參與互動,鍛煉學生合作及自主學習精神,并提高口頭表達能力。教師肯定學生的成果,并加以適當補充。進一步感受林則徐魏源思想主張的內涵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