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教學設計
由此可見神六群體被評為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是因為它們代表了時代精神,推動了社會進步和發展,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費俊龍、聶海勝等人的活動所帶來的中國的發展和進步具體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學生簡單討論)
教師:1.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板書)
(1)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的影響(板書)
(學生回答略)
教師:我們通過外報的評論來看看這一創舉的偉大之處。(幻燈片2)
黎巴嫩《使者報》報道說,這是中國第二次成功發射載人航天器。這次航行比第一次更復雜,難度更大。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還決定對世界媒體公開進行實況轉播,充分顯示了中國對發射成功的信心和能力。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太空政策分析家貝克說:“中國人應該為他們的成就深感自豪,只有管理有序的發達工業國才能完成這種活動。”
法國《世界報》說:“雖然航天并非中國的首要發展領域,但中國已經繼美俄之后,成為第三個發射載人航天器的國家。”
這些評論證明神六發射凸顯了中國的綜合國力。(副板書綜合國力)
(幻燈片3)莫斯科大學校長薩多伏尼奇說:“中國人的智慧和努力證明,中國航天技術正讓人刮目相看。”俄羅斯航天署航天專家科洛佳日內表示,中國可以成為世界航天大國,這只是時間和資金的問題。他還說,中國是完全獨立自主地制定出開發太空的計劃,并沒有采用俄羅斯的技術。
美國則有學者驚嘆說:“中國用三級跳的速度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中國載人飛船第二次升空就實現多人多天飛行,這是美蘇當年望塵莫及的。”
《朝日新聞》稱,神舟飛船的載人飛行技術不但逐漸趕上美國的“阿波羅”號和蘇聯/俄羅斯的“聯盟”號,而且在偵察衛星的數據回收等方面積累了自己獨特的科技手段。
《東京新聞》也強調,作為第二次發射載人飛船,神六比神五改善了110項指標。
以上評論證明中國進一步鞏固了“宇航大國”的地位。(副板書宇航大國)
(幻燈片4)法國《費加羅報》報道說,中國神六的發射成功,洗去了“以前遭到孤立與冷落的恥辱”,神六發射也引起西方特別是歐洲暗暗的羨慕。盡管中國的技術還不是站在頂尖上,但載人飛船的成功表明了深謀遠慮的眼光與嚴謹態度。
日本《每日新聞》12日也發表文章指出,神六成功發射給中國吹來了一陣順風,這必定能夠起到加大凝聚力的效果。文章還認為,在規劃中,“振興科學技術”是重要的一項方針,作為亞洲唯一可發射載人飛船的國家,中國今后的航天科技除了民用外,對國家戰略的重要意義也會不斷增加。
《華盛頓郵報》發文說:“在中國共產黨xx屆五中全會剛剛閉幕后,中國的載人飛船又一次成功發射。把這兩件大事‘設計’在一起,好像是旨在提高中國的威望。”
以上評論證明神六對中國國際地位提高很有意義。(副板書國際地位)
教師:總的來說,個人活動對社會的作用從質上來說是有促進作用的,像上面我們討論的神六群體。按照意識兩重性的理論,除了促進作用,從反面來說還有阻礙作用;從量上來說還有大有小,這里我就不作過多論證了。
(板書促進、阻礙;大小)
下面思考一個問題:從個人條件(副板書)說,為什么費俊龍和聶海勝成為黃金一代的航天員,能夠上天、為祖國爭光,而其他人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