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
關于觀察演示實驗,要引導學生觀察氯酸鉀的物理性狀和加熱到什么程度才有氧氣放出,及放出氧氣的速率如何。觀察二氧化錳的物理性狀,加熱程度及是否有氧氣放出。引導學生注意觀察二氧化錳和氯酸鉀混合加熱時與前二者的不同,即能迅速放出氧氣。幫學生認識氯酸鉀在什么條件下放出氧氣,以理解催化作用是上好這節課的基礎。如果可能,可事先安排課外小組,做一個用一定量的二氧化錳加入氯酸鉀中以制取氧氣,并將二氧化錳從反應后的混合物中分離出來,對其質量加以測定的實驗。請小組代表配合這部分教學作匯報,證明二氧化錳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里,質和量都沒有變的事實,從而使學生形成催化劑與催化作用的概念。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使他們學會探討問題的科學方法。做演示實驗時,如果條件許可,也可讓學生多動手,以使他們觀察的更仔細。
關于氧氣制取的實驗,要講清以下問題:儀器如何連接、如何檢驗裝置氣密性、如何裝入固體藥品、試管口為何下傾、怎樣用酒精燈給藥品加熱、有排水法收集氧氣為何要先撤導管后移燈等。
關于催化,催化是個難度較大的課題,在此只能據實驗現象做簡單的介紹,使學生了解它的定義。也可據教學實際情況,介紹一些有關催化劑的應用,及一反應可以有多種物質做催化劑,可在具體的生產中選用效果最好的催化劑等。以此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關于工業制法,通過講解討論,使學生弄清空氣液化和分離的基本原理,知道液體空氣的分離是屬物理變化。但在教學中不必將物理、化學知識劃出互不相關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