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氧氣的性質和用途(精選6篇)
第一冊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篇1
第二章 我們身邊的物質
第二節 性質活潑的氧氣(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的:
知識:使學生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色、態、味、密度、熔點、沸點、水溶性等);使學生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觀察和描述木炭、硫、鐵,紅磷,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了解氧氣的主要用途,氧氣與人類的關系密切。
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使他們學習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科學方法。
過程與方法:體會實驗中的觀察、比較、分析和歸納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二. 重點難點:
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其現象的描述。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實驗演示)。
四.教學用具 儀器:集氣瓶(5個裝有氧氣)、燃燒匙、酒精燈等。
藥品:木炭、硫粉、紅磷、紅鐵絲、蠟燭,石灰水、氧氣。
其它:火柴。
五. 教學過程
【問題引入】空氣的成分按體積算,最多的是( ),其次是( ),還有( ),( )和,我們是怎樣用實驗來確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呢?
【回答】(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其他氣體和雜質)
紅磷的燃燒實驗
【問題引入】為什么一定要通過實驗才能知道空氣中存在著氧氣?(比如小白鼠的缺氧實驗,可以放給學生看)而不是用肉眼去看?
氧氣是無色、沒有氣味的氣體,這是氧氣的什么性質?
紅磷能在氧氣中燃燒,這又是氧氣的什么性質?
【回答】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確認目標】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氧氣的性質。要求:記住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
【板書】一.認識氧氣的性質
【問題討論】出示一瓶氧氣請學生觀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質。想一想,氧氣有味嗎?氧氣溶于水嗎?
【回答】無色、氣體,無味,可溶(不溶)兩種答案均可能出現。
【提問】魚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氣來自哪里?
【回答】靠腮呼吸。氧氣來自水中。
【結論分析】由此可推知氧氣的溶解性,氧氣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板書】1、物理性質:
(1)無色、無味的氣體。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氣大(同一條件下)。
(4)液態(沸點—183°C)、固態均為淡藍色。
【學生活動】看書、劃重點(或記筆記。)
【問題討論】氧氣有哪些化學性質呢?
提問:什么叫化學性質?
【回答】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教師】既然化學性質要在化學變化中方可表現出來,我們就來進行如下實驗。
【板書】2、化學性質
【演示實驗】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1. 將木炭加熱至紅,放入集氣瓶中。
劇烈燃燒、發白光
2. 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
石灰水變渾濁。
【提問】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瓶中產生了什么氣體?
【回答】二氧化碳
【結論】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請學生寫出此反應的表達式。
【板書】(1)碳 + 氧氣 二氧化碳
(C) (O2) (CO2)
【演示實驗】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觀察這瓶氧氣與前幾瓶有何不同?
瓶底鋪少量的沙子(或少量水也可以),思考為什么
將鐵絲加熱至紅伸入集氣瓶中。
描述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提問】為何集氣瓶底要放少量的沙子(或水)?
生成黑色固體的溫度很高,掉到集氣瓶底會怎樣?
【討論】會引起集氣瓶炸裂。
【回答】防止集氣瓶炸裂。
【結論】此黑色固體的名稱是四氧化三鐵,而不是我們前面所說的鐵緩慢氧化生成的紅色的氧化鐵。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請學生寫出此反應的表達式。
【板書】(2)鐵 + 氧氣 四氧化三鐵
(Fe) (O2) (Fe3O4)
【演示實驗】硫在氧氣中燃燒
1. 將硫粉放在燃燒匙中加熱至燃燒。
現象:發出淡藍色火焰。
2. 將燃著的硫粉伸入集氣瓶中。
現象:劇烈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生一種帶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提問】這種帶刺激性氣味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對空氣會造成嚴重污染。煙花、爆竹中的火藥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質組成的,為什么在市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回答】防止硫燃燒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氣。
【結論】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請學生寫出此反應的表達式。
[1] [2] 下一頁
第一冊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
能力培養: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語言表達能力。
科學思想:通過研究氧氣的性質,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科學品質: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求實、嚴謹的優良品質。
科學方法:通過實驗探討氧氣的化學性質。
重點 、難點: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
教學過程 設計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引入]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有空氣,而空氣中有氧氣。
[提問]請你舉例說明日常生活中用到氧氣的地方
[講解]氧氣與人類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系,是人類和動物自下而上不可缺少的物質。
傾聽
回答:人和動物呼吸,急救病人。
傾聽
激發興趣。
[提問]氧氣具有哪些性質呢?
[引言]化學上要系統的研究某種物質一般都有一個程序,即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再通過性質研究它的用途。
思考、猜想
設疑創設情境。
初步了解研究物質的程序。
[提問]什么是物理性質?
物理性質包括什么內容?
回答:1 不經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
復習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打好基礎。
[展示]一瓶氧氣
[討論提綱]
1. 說出氧氣的色態
2 .氧氣有氣味嗎?
3.已知氧氣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氣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從中得到什么結論?
4.在1升水中僅溶解30毫升的氧氣怎樣表示氧氣的溶解性?
[講解]如果我們改變條件,氧氣會由氣態變為液態,所以說氣體時必須要注明在通常狀況下。
觀察、討論,一位學生回答(別的學生補充)
1氧氣是無色的氣體
2氧氣是無味的(聞氣味)
3氧氣比空氣重
4氧氣不易溶解于水
領悟
培養學生的面容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學習聞氣味的方法。
[板書]一、物理性質
1.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
2.比空氣略重
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氣
液態氧 固態氧
無色 淡藍色 淡藍色
[課堂練習]1.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__無__色_無__味的_氣_體__,_不易_溶解于水,比空氣_略_重__。
2.液態氧為_淡_藍__色,由氣態氧變為液態氧屬于_物_理__變化。
[提問]什么是化學性質?
[引言]氧氣能與哪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氧氣的化學性質。
看課本第14頁、記錄
做課堂練習
回答:經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
思考、猜想
加深記憶
及時反饋
復習提問,引出新知識。
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板書]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1. 氧氣與帶火星的木條反應
[演示] 將一根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觀察提綱]1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瓶中有什么現象?
[討論]如何檢驗一個集氣瓶中是否是氧氣?
[講解]我們可以利用上述實驗來檢驗一個集氣瓶中是否是氧氣
記錄
觀察、記錄。
現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說明:氧氣能支持燃燒
設疑問。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學會檢驗氧氣的簡便方法
[板書]2.氧氣與硫反應
[演示]展示硫粉
[觀察題綱]1觀察硫粉的色態 2 點燃硫粉后放在空氣中可看到什么現象 3 把點燃的硫粉伸入純凈氧氣中可看到什么現象 4 生成物有氣味嗎
[討論題]這種氣體對空氣有污染嗎?
[講述]這種氣體叫做二氧化硫,近年業我國禁止燃放鞭炮,是因為放鞭炮后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污染環境,所以我們要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從我做起,為保護環境做出貢獻。
思考、猜想。
觀察并記錄。
硫粉是淡黃色固體,點燃的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火焰為淡藍色,在純凈的氧氣中燃燒,火焰為明亮的藍紫色。生成物有刺激性氣味。
討論并回答:有
傾聽
[提問]怎樣寫出硫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硫 + 氧氣 —點燃— 二氧化硫
寫出文字表達式、記錄:
加強記憶。
[板書]3.氧氣與鋁箔反應
[演示鋁箔在氧氣中燃燒
[觀察題綱]1.觀察鋁箔的顏色、狀態
2.觀察集氣瓶底放的是什么?
3.將鋁箔點燃后伸入氧氣瓶中有什么現象發生?
4.觀察生成物的色態。
[討論題]集氣瓶底部為什么要加少量的水或細沙
防止高溫的生成物落到瓶底而炸裂集氣瓶
[提問]怎樣寫出鋁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鋁 + 氧氣 —— 氧化鋁
傾聽。
猜想。
觀察、記錄。
鋁箔是銀白色的固體,一端裹著火柴。集氣瓶底部放了少量的水,鋁箔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色粉末狀的固體。
加強記憶。
質疑,激發興趣。
培養觀察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
加強記憶
[討論]1.氧氣能與木條、硫、鋁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那么氧氣是不是活潑氣體?
2.物質在空氣中與純氧氣中燃燒哪個劇烈?
[小結]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能與多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同時放出熱量。
討論并回答:
自由回答。
回答:氧氣
思考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培養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 化學反應
提問:什么是物理變化?
什么是化學變化?
[講述]1 什么是化學反應?
化學反應: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也叫化學變化
2什么是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反應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區別兩者:前者為過程,后者為結果。
回憶
分析、歸納并回答。
例子:天然氣燃燒、鐵生銹、煤燃燒等都是化學變化。
石蠟的熔化、水蒸發成水蒸氣、木材變成桌子等都是物理變化
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明確各知識點要達到的目標
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常常表現為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在化學反應中,還發生能量變化,這種變化常常以放熱、發光的形式表現出來。
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
課后記:從氧氣的性質和用途起,初中化學開始具體研究物質,物質的性質決定其有何用途。而物質的性質主要從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兩方面起,因此,掌握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的區別與聯系;物理化學性質都包括哪些方面是要求學生熟記的。
第一冊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篇3
一. 教學目的:
知識:使學生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色、態、味、密度、熔點、沸點、水溶性等);使學生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觀察和描述木炭、硫、鐵,紅磷,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了解氧氣的主要用途,氧氣與人類的關系密切。
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使他們學習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科學方法。
過程與方法:體會實驗中的觀察、比較、分析和歸納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二. 重點難點:
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其現象的描述。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實驗演示)。
四.教學用具 儀器:集氣瓶(5個裝有氧氣)、燃燒匙、酒精燈等。
藥品:木炭、硫粉、紅磷、紅鐵絲、蠟燭,石灰水、氧氣。
其它:火柴。
五. 教學過程
【問題引入】空氣的成分按體積算,最多的是( ),其次是( ),還有( ),( )和,我們是怎樣用實驗來確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呢?
【回答】(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其他氣體和雜質)
紅磷的燃燒實驗
【問題引入】為什么一定要通過實驗才能知道空氣中存在著氧氣?(比如小白鼠的缺氧實驗,可以放給學生看)而不是用肉眼去看?
氧氣是無色、沒有氣味的氣體,這是氧氣的什么性質?
紅磷能在氧氣中燃燒,這又是氧氣的什么性質?
【回答】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確認目標】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氧氣的性質。要求:記住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
【板書】一.認識氧氣的性質
【問題討論】出示一瓶氧氣請學生觀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質。想一想,氧氣有味嗎?氧氣溶于水嗎?
【回答】無色、氣體,無味,可溶(不溶)兩種答案均可能出現。
【提問】魚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氣來自哪里?
【回答】靠腮呼吸。氧氣來自水中。
【結論分析】由此可推知氧氣的溶解性,氧氣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板書】1、物理性質:
(1)無色、無味的氣體。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氣大(同一條件下)。
(4)液態(沸點—183°C)、固態均為淡藍色。
【學生活動】看書、劃重點(或記筆記。)
【問題討論】氧氣有哪些化學性質呢?
提問:什么叫化學性質?
【回答】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教師】既然化學性質要在化學變化中方可表現出來,我們就來進行如下實驗。
【板書】2、化學性質
【演示實驗】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1. 將木炭加熱至紅,放入集氣瓶中。
劇烈燃燒、發白光
2. 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
石灰水變渾濁。
【提問】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瓶中產生了什么氣體?
【回答】二氧化碳
【結論】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請學生寫出此反應的表達式。
【板書】(1)碳 + 氧氣 二氧化碳
(C) (O2) (CO2)
【演示實驗】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觀察這瓶氧氣與前幾瓶有何不同?
瓶底鋪少量的沙子(或少量水也可以),思考為什么
將鐵絲加熱至紅伸入集氣瓶中。
描述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提問】為何集氣瓶底要放少量的沙子(或水)?
生成黑色固體的溫度很高,掉到集氣瓶底會怎樣?
【討論】會引起集氣瓶炸裂。
【回答】防止集氣瓶炸裂。
【結論】此黑色固體的名稱是四氧化三鐵,而不是我們前面所說的鐵緩慢氧化生成的紅色的氧化鐵。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請學生寫出此反應的表達式。
【板書】(2)鐵 + 氧氣 四氧化三鐵
(Fe) (O2) (Fe3O4)
【演示實驗】硫在氧氣中燃燒
1. 將硫粉放在燃燒匙中加熱至燃燒。
現象:發出淡藍色火焰。
2. 將燃著的硫粉伸入集氣瓶中。
現象:劇烈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生一種帶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提問】這種帶刺激性氣味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對空氣會造成嚴重污染。煙花、爆竹中的火藥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質組成的,為什么在市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回答】防止硫燃燒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氣。
【結論】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請學生寫出此反應的表達式。
【板書】(3)硫 + 氧氣 二氧化硫
(S) (O2) (SO2)
【演示實驗】蠟燭在氧氣中燃燒
1. 將小半截蠟燭放在燃燒匙中,在酒精燈中點燃
2. 把燃燒匙伸入集氣瓶中
現象:劇烈燃燒,蠟燭很快就燃燒完了。集氣瓶內壁有小水珠。
3. 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
現象:石灰水變渾濁。
【提問】集氣瓶內壁有水珠生成說明了什么?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瓶中產生了什么氣體?
【回答】有水珠說明蠟燭燃燒有水生成,
能使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反應有二氧化碳生成。
【結論】蠟燭(石蠟)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請學生寫出此反應的表達式。
【板書】(4)石蠟 + 氧氣 水 + 二氧化碳
(混合物) (O2) (H2O) (CO2)
【問題討論】通過上述實驗,我們可知,物質在較純的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得( ),由此可見: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 )。
【思考并回答】(更劇烈),(活潑)
【演示實驗】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瓶中。
觀察現象:木條燃燒起來了。
【提問】為什么殘存火星的木條會再次燃燒起來?
【思考并回答】因為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它可助燃(支持燃燒)。
【問題討論】如何證明一集氣瓶中裝的是氧氣?
【回答】將帶火星的木條抻入氣體中,若木條燃燒復燃,則證明此氣體為氧氣。
【板書】氧氣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可以支持燃燒(助燃)
【教師講述】我們說一種物質的性質決定了他的用途,我門來看一下氧氣有哪些用途。
【板書】二.氧氣的用途
1. 供給呼吸
2. 支持燃燒(助燃)
【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氧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以及木炭、硫、鐵,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
【隨堂檢測】
1.對氧氣的物理性質,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 極易溶于水 (B)在標準狀況下密度比空氣大
(C)在 變成無色液體 (D)在 變成白色固體
2. 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
(A) 磷在氧氣中燃燒 (B)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C) 氧氣由氣態變成液態 (D)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
3.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時,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的是 ( )
(A) 鎂帶 (B)紅磷 (C)硫粉 (D)鐵絲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生成物是 ( )
(A) 氧化鐵 (B)三氧化二鐵 (C)四氧化三鐵 (D)氧化亞鐵
5.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操作或現象不正確的是 ( )
(A) 先在酒精燈上加熱細鐵絲 (B)盛氧氣的集氣瓶底沒有水或沙子
(C)生成物為黑色固體 (D)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
6.檢驗氧氣的方法是 ( )
(A) 用火柴去點燃 (B)用帶火星的木條去檢驗
(C)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聞氧氣的氣味
7.要測定空氣中氧氣占的體積,最好在空氣中燃燒 ( )
(A) 碳 (B)硫 (C)蠟燭 (D)磷
8.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時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是 ( )
(A)硫粉 (B)鐵絲 (C)木炭 (D)鎂帶
9.下列反應的特征現象分別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碳在氧氣中燃燒( ),硫在氧氣中燃燒( )。
(A)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B)火星四射
(C)發出淡藍色火焰 (D)發白光
10.如何鑒別二氧化碳、氧氣、空氣?(簡述操作過程)
第一冊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篇4
第二章 我們身邊的物質
第二節 性質活潑的氧氣(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的:
知識:使學生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色、態、味、密度、熔點、沸點、水溶性等);使學生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觀察和描述木炭、硫、鐵,紅磷,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了解氧氣的主要用途,氧氣與人類的關系密切。
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使他們學習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科學方法。
過程與方法:體會實驗中的觀察、比較、分析和歸納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二. 重點難點:
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其現象的描述。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實驗演示)。
四.教學用具 儀器:集氣瓶(5個裝有氧氣)、燃燒匙、酒精燈等。
藥品:木炭、硫粉、紅磷、紅鐵絲、蠟燭,石灰水、氧氣。
其它:火柴。
五. 教學過程
【問題引入】空氣的成分按體積算,最多的是( ),其次是( ),還有( ),( )和,我們是怎樣用實驗來確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呢?
【回答】(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其他氣體和雜質)
紅磷的燃燒實驗
【問題引入】為什么一定要通過實驗才能知道空氣中存在著氧氣?(比如小白鼠的缺氧實驗,可以放給學生看)而不是用肉眼去看?
氧氣是無色、沒有氣味的氣體,這是氧氣的什么性質?
紅磷能在氧氣中燃燒,這又是氧氣的什么性質?
【回答】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確認目標】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氧氣的性質。要求:記住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
【板書】一.認識氧氣的性質
【問題討論】出示一瓶氧氣請學生觀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質。想一想,氧氣有味嗎?氧氣溶于水嗎?
【回答】無色、氣體,無味,可溶(不溶)兩種答案均可能出現。
【提問】魚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氣來自哪里?
【回答】靠腮呼吸。氧氣來自水中。
【結論分析】由此可推知氧氣的溶解性,氧氣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板書】1、物理性質:
(1)無色、無味的氣體。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氣大(同一條件下)。
(4)液態(沸點—183°C)、固態均為淡藍色。
【學生活動】看書、劃重點(或記筆記。)
【問題討論】氧氣有哪些化學性質呢?
提問:什么叫化學性質?
【回答】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教師】既然化學性質要在化學變化中方可表現出來,我們就來進行如下實驗。
【板書】2、化學性質
【演示實驗】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1. 將木炭加熱至紅,放入集氣瓶中。
劇烈燃燒、發白光
2. 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
石灰水變渾濁。
【提問】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瓶中產生了什么氣體?
【回答】二氧化碳
【結論】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請學生寫出此反應的表達式。
【板書】(1)碳 + 氧氣 二氧化碳
(C) (O2) (CO2)
【演示實驗】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觀察這瓶氧氣與前幾瓶有何不同?
瓶底鋪少量的沙子(或少量水也可以),思考為什么
將鐵絲加熱至紅伸入集氣瓶中。
描述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提問】為何集氣瓶底要放少量的沙子(或水)?
生成黑色固體的溫度很高,掉到集氣瓶底會怎樣?
【討論】會引起集氣瓶炸裂。
【回答】防止集氣瓶炸裂。
【結論】此黑色固體的名稱是四氧化三鐵,而不是我們前面所說的鐵緩慢氧化生成的紅色的氧化鐵。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請學生寫出此反應的表達式。
【板書】(2)鐵 + 氧氣 四氧化三鐵
(Fe) (O2) (Fe3O4)
【演示實驗】硫在氧氣中燃燒
1. 將硫粉放在燃燒匙中加熱至燃燒。
現象:發出淡藍色火焰。
2. 將燃著的硫粉伸入集氣瓶中。
現象:劇烈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生一種帶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提問】這種帶刺激性氣味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對空氣會造成嚴重污染。煙花、爆竹中的火藥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質組成的,為什么在市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回答】防止硫燃燒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氣。
【結論】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請學生寫出此反應的表達式。
[1] [2] 下一頁
第一冊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篇5
11.氧氣的性質和用途2(新授物質課)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1.理解化合反應的概念,初步學會判斷化合反應的方法。
2.了解氧化反應的概念及其反應的判斷和氧氣的用途。
能力培養: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通過對反應物和生成物種類的歸納,初步學會判斷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方法。
科學思想:使學生初步理解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
科學品質:通過對氧氣化學性質的歸納,培養學生對科學嚴謹認真的態度。
科學方法: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分析、歸納,認識反應的本質。
重點 、難點: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的建立及對反應的基本類型的判斷。
教學過程 設計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引入]我們已經學習了氧氣的性質,特別是通過實驗研究了氧氣的化學性質。
[提問]1 請說出氧氣能與哪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2 請寫出碳、硫、磷鐵與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碳+氧氣 二氧化碳
硫+氧氣 二氧化硫
磷+氧氣 五氧化二磷
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
傾聽、回憶
回憶并且回答:氧氣能與碳、硫、磷、鐵等物質發生反應
復習舊知識
為獲取新的知識傷腦筋鋪墊。
考察學生對文字表達式的掌握情況。
[引言]不但碳、硫、磷、鐵可以與氧氣反應,蠟燭也可以與氧氣發生反應。
[演示]蠟燭在氧氣中燃燒
[觀察提綱]反應前集氣瓶是否干燥
點燃的蠟燭放在空氣中火焰的焰色。
將點燃的蠟燭伸入純凈的氧氣中可看到什么現象
反應后觸摸集氣瓶壁并觀察反應后有什么現象
反應后向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觀察變化
傾聽
觀察并記錄
反應前集氣瓶是干燥的,點燃的蠟燭在空氣中火焰為黃色,放入氧氣中,發出白光,放出熱量。反應后,石灰水變渾濁。
激發興趣。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討論題]1 為什么反應前集氣瓶壁必須是干燥的
2 石灰水變渾濁說明了什么問題?
3 怎樣寫出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蠟燭+氧氣 二氧化碳+水
討論并回答:
1.因為生成物中有水,所以反應前集氣瓶必須是干燥的,否則無法觀察到水。
2.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培養學生分析能力,進行思維能力訓練,學習科學的方法。
鞏固文字表達式的寫法。
[問題討論]從碳、硫、磷、鐵與氧氣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中分析反應物、生成物的種類有什么共同特點。
[講解]化學反應類型很多,為了便于我們學習我們把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做合反應。
[提問]怎樣簡單的表示出化合反應?
分析、歸納并回答。
反應物都是兩種、生萬物都是一種。
領悟。
回答:多變一
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
認識反應特征。
[板書]三、化合反應
1.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2.特點:多變一
3.表示方法:A+B→AB
閱讀課本第16 ~17頁,并劃出重點。
[1] [2] [3] 下一頁
第一冊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
能力目標: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語言表達能力。
德育目標:通過研究氧氣的性質,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求實、嚴謹的優良的品質。
通過實驗探討氧氣的化學性質。
重點、難點 :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
教學過程 設計
【引入】了解空氣中的主要成份氧氣引入新課。
【引言】化學上學習和研究一種物質,一般都是從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用途三個方面著手。
【板書】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提問】什么叫物理性質?
【學生回答】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
【引導學生看書】根據物理性質的要求引導學生看書P11
【歸納板書】1、通常狀況下:
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不易溶于水。
2、標準狀況下:
密度為1.429克/升,(空氣密度1.293克/升)。
3、加壓.降溫條件下:
淡藍色液體、淡藍色雪花狀固體。
【投影】課堂練習
1、液態氧為__色,由氣態氧變為液態氧屬于___變化。
【提問】什么叫化學性質?
【學生回答】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板書】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1、碳的燃燒
【實驗】【實驗1-2】【引導學生觀察】
【歸納板書】現象:①比在空氣中燃燒更旺,發出白光;
②放出熱量;
③生成一種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點燃
化學方程式 :C + O2 === CO2
【板書】2. 硫的燃燒
【實驗】【實驗1-3】
【歸納板書】現象: ①在空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更旺,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②放出熱量;
點燃
③生成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化學方程式:S + O2 ====SO2
【板書】3. 磷的燃燒
【補充實驗】磷的燃燒
【歸納板書】現象:①,發出黃白色光;
②放出熱量;
點燃
③生成一種白色固體。
化學方程式:4P + 5O2 ====2P2O5
【板書】4.鐵絲的燃燒
【實驗】【實驗1-4】
【歸納板書】現象:①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②放出熱量;
點燃
③生成一種黒色固體。
化學方程式:3Fe + 2O2 ==== Fe3O4
【問題討論】為什么要預先在集氣瓶底放少量水,
或在集氣瓶底鋪一薄層細沙。
【解釋】是為了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板書】5、銅.鋁也可以燃燒
【板書】6、石蠟的燃燒
【實驗】【實驗1-5】
【歸納板書】現象:①發出白光;
②放出熱量;
③生成一種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點燃
④瓶壁上有水霧產生。
化學方程式 :石蠟+氧氣 二氧化碳+水
【小結】
【作業 】P141.2
【教學反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理解化合反應的概念,初步學會判斷化合反應的方法。
2、了解氧化反應的概念及其反應的判斷和氧氣的用途。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通過對反應物和生成物種類的歸納,初步學會判斷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方法。
德育目標:使學生初步理解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
通過對氧氣化學性質的歸納,培養學生對科學嚴謹認真的態度。
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分析、歸納、認識反應的本質。
重點、難點 :化合反應、氧化反應概念的建立及對反應基本類型的判斷。
教學過程 設計
【引入】我們已經學習了氧氣的性質,初步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點燃
【投影提問】寫出碳、硫、磷、鐵、石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文字表達式。
點燃
【學生板答】化學方程式:C + O2 === CO2
點燃
S + O2 ====SO2
點燃
4P + 5O2 ====2P2O5
3Fe + 2O2 ==== Fe3O4
石蠟+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水
【板書】三、化合反應.氧化反應
1、化合反應:
【歸納板書】Ⅰ、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Ⅱ、特點:多變一
Ⅲ、表示方法:A+B→AB
【投影】練習:
1、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B )。
A、 石蠟+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水
B、鎂+氧氣 點燃 氧化鎂
C、堿式碳酸銅 加熱 氧化銅+水+二氧化碳
D、鋅+稀硫酸 → 硫酸鋅+氫氣
點燃
2、下列反應不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C )。
A、C + O2 === CO2
點燃
點燃
B、S + O2 ====SO2
點燃
C、2C2H2+5O2==2H2O+4CO2
D、4P + 5O2 ====2P2O5
【板書】2、氧化反應:
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稱為氧化反應。
【討論】1、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嗎?舉例說明!
【學生回答】1、氧化反應不一定是化合反應。例如石蠟的燃燒。
【板書】四、氧氣的鑒定
【講解】用帶火星的木條鑒定.現象:木條重新燃燒
【實驗】鑒別氧氣和空氣
【板書】五、氧氣的用途
【講解】 性質 依賴決定 用途
【投影】 醫療
供給呼吸 登山、潛水
航空
氧氣的用途
氣割、氣焊
支持燃燒 煉鋼
宇航
- 化學教案-氧氣的性質和用途(通用3篇)
11.氧氣的性質和用途2(新授物質課)教學目標知識技能:1.理解化合反應的概念,初步學會判斷化合反應的方法。2.了解氧化反應的概念及其反應的判斷和氧氣的用途。...
- 第一冊 第一章 空氣 氧 第二節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通用2篇)
課 時 (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能力目標: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語言表達能力。德育目標:通過研究氧氣的性質,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 初中化學第一冊教案(通用3篇)
11.氧氣的性質和用途2(新授物質課)教學目標知識技能:1.理解化合反應的概念,初步學會判斷化合反應的方法。2.了解氧化反應的概念及其反應的判斷和氧氣的用途。...
-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精選15篇)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能力目標: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語言表達能力。德育目標:通過研究氧氣的性質,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 第一節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通用2篇)
第一節氧氣的性質和用途(第一課時)知識目標:1、初步會區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2、記住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3、說出氧氣的部分化學性質(與C、S、P、Fe的反應)寫出文字表達式,說明反應時看到的現象。...
- 第二節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通用2篇)
第二節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2課時)一.教學知識點1.氧氣的物理性質2.氧氣的用途。3.氧氣的化學性質(碳,硫、磷、鐵、蠟燭在氧氣里的燃燒)。4.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二.重、難、疑點1.重點:(1)氧氣的化學性質。...
- 1.2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通用15篇)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能力目標: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語言表達能力。德育目標:通過研究氧氣的性質,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精選17篇)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能力目標: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語言表達能力。德育目標:通過研究氧氣的性質,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2)
11.氧氣的性質和用途2(新授物質課)教學目標知識技能:1.理解化合反應的概念,初步學會判斷化合反應的方法。 2.了解氧化反應的概念及其反應的判斷和氧氣的用途。...
-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說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氧氣的性質和用途》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
- 第二節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一.教學知識點1.氧氣的物理性質2.氧氣的用途。 3.氧氣的化學性質(碳,硫、磷、鐵、蠟燭在氧氣里的燃燒)。 4.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二.重、難、疑點 1.重點:(1)氧氣的化學性質。 (2)化合反應,氧化反應概念的建立。...
- 1.2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第二節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2課時)一.教學知識點1.氧氣的物理性質2.氧氣的用途。 3.氧氣的化學性質(碳,硫、磷、鐵、蠟燭在氧氣里的燃燒)。 4.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二.重、難、疑點 1.重點:(1)氧氣的化學性質。...
-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知識:使學生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色、態、味、密度、熔點、沸點、水溶性等);使學生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碳、硫、磷、鐵在氧氣中燃燒)。...
- 化學教案-10.氧氣的性質和用途1(新授物質課)
10.氧氣的性質和用途1(新授物質課)教學目標知識技能: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能力培養: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語言表達能力。科學思想:通過研究氧氣的性質,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 化學教案-第一章 空氣 氧 第二節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課 時 (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能力目標: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語言表達能力。德育目標:通過研究氧氣的性質,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 九年級化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