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語文一輪復習學案:新聞類壓縮
【答案】汶川大地震中的當事者和救援者是一大“中國元素”。在這次抗震救災中,他們與死神搏斗,他們互相鼓勵、救助,他們舍己為人,無私無畏……在這里,中國元素表現得頑強,表現得慈善,表現得高貴。這種中國元素表現了人類學上的最高原則,改變了很多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看法。
【題組二】名模精選
1、(重慶市重慶一中XX屆高三4月月考)根據下面的新聞材料,擬寫一條一句話新聞。(不超過15字)
XX年4月12日,本土笑星吳文帶來方言評書《巴國魂》,參加世博會重慶館區縣周展演的節目審查,并有望獲得通過。吳文曾因主演《安世敏》等電視劇被廣大市民熟知,方言評書《巴國魂》講述了重慶英雄“巴將軍”的歷史典故。
世博會上用重慶方言講評書,會不會讓人聽不懂?面對這個問題,吳文顯得很輕松:“用方言講評書才有本土特色,這個肯定不能丟,要堅決使用重慶言子。”他說,考慮到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游客,到時會有普通話、英語雙語翻譯。同時,還有演員伴隨情節作情景表演。
答: 。
【答案】 吳文(或重慶)方言評書有望亮相世博會
【解析】解題的切入點是抓住新聞的導語部分。特別是“本土笑星吳文帶來方言評書《巴國魂》,參加世博會重慶館區縣周展演的節目審查,并有望獲得通過”。
2、(福建省三明市市區三校XX屆高三聯考)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新華網成都1月24日電(記者 余里)河南安陽的“曹操墓”剛剛被考古專家初步確認,四川的彭山縣蓮花村村民又開始聯名上書四川省文物局和國家文物局,請求對蓮花壩皇墓進行勘測、挖掘,期望能確認該墓為“劉備墓”。
這無疑又是一顆“社會新聞”類的重磅炸彈。盡管所謂的彭山“劉備墓”目前存在的疑問很大,但這并不影響一些人神往和計劃的經濟“前景”:慕名而來的游客,規劃的景區,村民們摩拳擦掌的“農家樂”。地下的墳塋,分明已演變成了很多人眼中的“金礦”。
“考古界不會主動去找劉備墓、孫權墓,希望大家不要把‘考古’和‘挖寶’混淆起來。”面對蔚然成風的“皇墳熱”,一名考古專家痛心地表示。他說,搞考古的人都反對挖墓,現在發掘的很多古墓都是因為基建或者被盜的情況下進行的搶救性挖掘。
(1)用一句話概括上述材料的內容。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