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總復習講座 文言文閱讀•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1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桑懌仗義助人的一組是 b
①懌白令:“愿往來里中察奸民。” ②探其篋,不使之知覺。
③少年色動,即推仆地縛之。 ④用賂得官,非我欲,況貧無銀!
⑤見民走避溺者,遂棄其粟,以舟載之。 ⑥聚其里人飼之,粟盡乃止。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桑懌有武力有謀略,為保護鄉里安全,他主動要求監察奸民。里父之子被盜尸,他十分 同情,在探明情況之后,次日即奮力抓獲案犯。
b.桑懌兩次舉進士均未中,學問不深行事卻合乎情理。樞密吏以“致閣職”向他索賄,他義正辭嚴地表示,即便有錢也決不靠賄賂得官。
c.桑懌是一名義勇之士,好仗義助人,但外表的柔弱卻與內心的剛強形成鮮明對比,他恥于見人,不夠自信,又拙于言辭,令人難以置信。
d.歐陽修高度評價了桑懌,認為他是少數懂得應當將勇力用于何處的人之一,值得廣為傳頌,并把他視同于司馬遷筆下的偉烈奇節士。
這是XX年全國卷的第13、14題。
解析:13.②他夜查少年家,③寫少年的,④寫他不行賄。
答案:b
14. c“外表柔弱”不恰當,原文說“亦自修為威儀”,說明外表并不柔弱的。
答案:c
三、課后專項訓練
1.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2)題。
秦瓊傳
秦瓊字叔寶,齊州歷城人。始為隋將來護兒帳內,母喪,護兒遣使衤遂 吊之。俄從通守張須陀擊賊盧明月不邳,賊眾十余萬,須陀所統十之一,堅壁未敢進。糧盡,欲引去。須陀曰:“賊見兵卻,須悉眾追我,得銳士襲其營,且有利,誰為吾行者?”眾莫對。惟叔寶與羅士信奮行。乃分勁兵千人伏莽間,須陀委營循,明月悉兵追躡。叔寶等馳叩賊營,門閉不得入,乃升樓拔賊旗幟,殺數十人,營中亂,即斬關納外兵,縱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還,須陀回擊,大破之。須陀死。率殘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寶大喜,以為帳內驃騎,待之甚厚。密宇文化及戰黎陽,中矢墮馬,濱死,追兵至,獨叔寶捍衛得免。后歸王世充,署龍驤大將軍。與程咬金計曰:“世充多詐,數下下咒誓,乃巫嫗,非撥亂主也!”因約俱西走,策其馬謝世充曰:“自顧不能奉事,請從此辭。”賊不敢逼,于是來降。高祖俾事秦王府,從鎮長春宮,拜馬軍總管。戰美良川,破尉遲敬德,功多,帝賜以黃金羨慕,勞曰:“卿不恤妻子而來歸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當割以啖爾,況子女玉帛乎?”尋授秦王右三統軍,走宋金剛于介休,拜上柱國。進封翼國公: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夸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于萬眾中,莫不如志,以是頗自負。后稍多疾,嘗曰:“吾少長戎馬間,歷十百余戰,數重創,出血且數斛,安得不病乎?”卒,贈徐州都督,陪葬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