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語言煉字類新解及試題
答:“疑”“急”二字用得確是傳神。(步驟一:表明看法)“疑”,懷疑,大人本不疑,小孩才疑!凹薄保泵Γ圩⌒⊥乃季S特點來寫,很有情趣。(步驟二: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鄉村春日,人們都在田間勞作,村里很是清靜的,除了孩子們在宅前屋后嬉戲之外,少有閑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發現有船進灣來了,以為是客人來了,撒腿就跑了回去,急急忙忙地解脫柴門的扣子,打開柴門迎客。(步驟三: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兒童那種好奇、興奮、粗疏、急切的心理狀態描繪得十分傳神。詩人成功地描寫了一個熱情、天真、可愛的農村兒童的形象。 (步驟四:聯想想象,點出意境,或表達的感情)
【練習17】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問:這首詩第三、四句中的“曠”“低”“清”“近”幾個字用得精妙,請作簡要賞析。
答:“曠”“低”“清”“近”幾個字確用得精妙。(步驟一:表明看法) “曠”,空曠,空闊。“低”,比……低!扒濉,澄澈!敖保o挨著,相隔距離短。(步驟二: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日暮時刻,曠野蒼茫,遠處的天空顯得比近處的樹木還要低;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的近。(步驟三: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詩人滿懷愁緒,在這廣袤而寧靜的宇宙之中,經過一番上下求索,終于發現了還有一輪孤月和他是那么親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尋得了慰藉。(步驟四:聯想想象,點出意境,或表達的感情)
【練習18】 早梅 齊己(唐)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問:齊己是唐代詩僧。曾攜詩卷謁鄭谷,有《早梅》詩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编嵐仍唬骸啊當抵Α窃缫,未若‘一枝’佳!饼R己不覺投拜曰:“我一字師也。”這就是著名的“一字師”的故事,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鄭谷將“數”改為“一”之精妙所在。
答:改“數”為“一”確實精妙。(步驟一: 表明看法) 梅花開于百花之前,而這“一枝”報春,先于眾梅,更突出早開之梅之不尋常!耙恢Α迸c題目更切合。所以,這改動的“一”字看似平淡無奇卻很耐咀嚼。(步驟二、步驟三: 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這不是數量的多寡,而是意境的高下。改詩更能突出觀察之細膩和對春天的渴望。(步驟四:聯想想象,點出意境,或表達的感情)
【練習19】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按要求答題。(6分)(XX年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②。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閑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稱。
問:這首詩第二句中的“敵”可否換成“對”或其它詞?請簡述理由。(3分)
【答案】不同意。(步驟一:表明看法) “敵”字在詩中的意思是“承受”。(步驟二: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家書遠來、回歸家園都是杳邈難期的夢。夢醒時分,只有空蕩的床榻陪著自己面對寂寥凄寒的秋夜。(步驟三: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敵”字不僅突出“空床”與“素秋”默默相對的寂寥清冷的氛圍,而且表現出空床獨寢的人無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涼的情狀,抒發了詩人心靈深處難以言狀的凄愴之情。(步驟四:聯想想象,點出意境,或表達的感情)“對”字不能體現出這種無法承受的凄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