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10
3.文章中說:“也許夢得太久,也許因為痛苦太深,我常常一個人爬到高高的山上去,直到生命缺氧的時候才去感悟這片土地和人生。”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作者“感悟”到了哪些內(nèi)容?
答:
答案 感悟到“紅土地”孤獨、貧窮和落后的環(huán)境和這塊土地上人們所具有的執(zhí)著、剛強、多情的性格。
4.文章感情真摯,思路清晰。以“紅土地,生命的胞衣”起筆,接著轉(zhuǎn)入對“紅土地” 特點的敘寫,文章中“ ”(填寫文中語段)這個句子又讓文章轉(zhuǎn)入對紅土地內(nèi)涵的深層思考。
答:
答案 古老而美麗、質(zhì)樸而血性 也許夢得太久,也許因為痛苦太深,我常常一個人爬到高高的山上去,直到生命缺氧的時候才去感悟這片土地和人生。
5.從下列題目中任選一個,寫220字左右的文章賞析。
①談?wù)劇凹t土地”的意象特點
②行云流水寫眷戀——談?wù)勎恼碌恼Z言特點
③請從宏觀的角度,對本文予以精要的點評
答:
答案 提示:①作者眼中的紅土地是“生命的胞衣”,久遠而質(zhì)樸,是從生命的深層里流露出來的一種剛烈和血性的表白,這寫出了紅土地是一位骨子里涌動著剛烈血液的母親,多情而剛強。作者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向讀者展露了紅土地的面貌,她是荒涼而又孤獨的,連人也不能不“感受這種百年孤獨”,然而她永無止境地奉獻,縱然只有干癟的苦蕎也讓“父親是那樣如癡如醉地鐘情于這片土地。每個黎明和黃昏,我都看見他那佝僂的身影在紅土的大背景上來來去去,執(zhí)著如這土地深沉的靈魂”。荒涼孤獨而又多情寬廣,是紅土地讓人無限眷戀的意象特點。
②把情感融入具體的意象中來連詞串句,是本文在語言運用上的一大特色。例如:“山路是老鷹叼到藍天上也扯不斷的意象”,“歌謠之樹上坐著一個被《小河淌水》打濕了眉睫的女子”,“那輪荒月便是墜在歌謠上的耳環(huán)”,“風(fēng)的刀子割不斷茅草屋上的炊煙”,“一棵樹,一根藤,長成了這土地上分不開的風(fēng)景”,“山那邊的西北風(fēng)很硬”,“山歌的音符落在這土地上便會開成血紅的杜鵑”等等,這完全是作者內(nèi)在感情外化的意象式表達。
③本文充分體現(xiàn)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文章的“神”表現(xiàn)在對“紅土地”所具有的荒涼、貧窮、孤獨而又剛烈、寬廣、多情的性格特點的揭示和作者對紅土地的眷戀情感上,為了體現(xiàn)這一特點和表現(xiàn)這一情感,作者選用了關(guān)于紅河的典故、莊 的傳說和父親、小妹等大量的材料深情抒寫,做到了選材廣泛而主旨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