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10
在維瓦爾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聽“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動,勝過春之蓬發、秋之燦爛、冬之靜穆。友人說“夏”的一章,極盡華麗之美。我說我從中感受到的,卻是夏的苦澀與艱辛,甚至還有一點兒悲壯。友人說,我在這音樂情境里已經放進去太多自己的故事。我點點頭,并告訴他我的音樂體驗。音樂的最高境界是超越聽覺;不只是它給你,更是你給它。
年年夏日,我都會這樣體驗一次夏的意義,從而激情迸發,心境昂然。一手撐著滾燙的酷暑,一手寫下許多文字來。
今年我還發現,這伏夏不是被秋風吹去的,更不是給我們的扇子轟走的——
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因為,夏天的最后一刻,總是它酷熱的極致。我明白了,它是耗盡自己的一切,才顯示出夏的無邊的威力。生命的快樂是能量淋漓盡致地發揮。但誰能像它這樣,用一種自焚的形式,創造出這火一樣輝煌的頂點?
于是,我充滿了夏之崇拜!我要一連跨過眼前遼闊的秋,悠長的冬和遙遠的春,再一次與你相遇,我精神的無上境界——苦夏!
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當秋意來臨時,作者感到驚異茫然,因此借夏去秋來之時機,對整個夏天做了回顧性思考。
b.文中以絕句法則喻四季,與后文談音樂相呼應,都表現出作者對夏天的審美意義的認識。
c.和“我”的創造旺盛期在夏季不同,別的作家沒有經過苦夏的鍛造,他們的創作力旺盛期在秋天。
d.文中有“汗濕的胳膊粘在書桌玻璃上”這樣的細節,表明了“我”在苦夏中經過鍛造,獲得精神的滿足。
e.作者對苦夏的感悟,既含有苦夏給予作者的,也含有作者結合自己的經歷給予苦夏的。
答案 ac
2.文章中寫到父親的兩件事,其作用各是什么?
答:
答案 第一件事寫出童年的趣味生活,與苦夏作對比;第二件事則暗示自己的生活已經開始面臨苦難,并引出下文對苦夏的思考。
3.結合全文,說明下面語句表達的含意。
(1)音樂的最高境界是超越聽覺;不只是它給你,更是你給它。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