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10
(13)一只大洋彼岸的蝴蝶翅膀的抖動影響了世界的氣候;
(14)一顆被海浪沖刷掉落的岸土減少了歐洲總面積的精確數;
(15)一場巨大的世界性戰爭僅僅在一代人的黑發尚未全白時被淡忘了;
(16)一個人正在死去,另一個人正在誕生。
(17)所有的真理背后都躲著它的悖論。
(18)現實制造著明天,明天卻說不準會不會背叛現實。
(19)那么,他的對遠方的凝視有什么意義呢?如果沒有意義,他為什么習慣于凝視遠方?設若有意義,他從眼前的現實風景中預見了什么?
(20)他的眼光雖然是平靜的,仿佛飽經歷練,其實仍然是一種平靜的迷惘。平靜是掩飾不了迷惘的。
(21)他雖然雙臂抱在胸前,但他并不是勝利者,更不是強者。他這只是體現一種輕藐的姿態,同樣掩飾不了與生俱來的恐懼。
(22)他望著,凝視著。
(23)很久很久,他轉回身來,像是在宣布什么,也像是獨自囈語,他說——那口吻似乎很堅決:
(24)“太陽是假的。那是黑暗中的一種習慣性幻想。”
(選自《中華散文珍藏本•周濤卷》
1.作品開篇只寫一句“他抱起雙臂,目光異樣平靜”,含意是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答:
答案 ①“抱起雙臂”說明“他”對這個世界的輕蔑的姿態,“目光異樣平靜”說明“他”對現實的冷峻的思考。②照應標題,總領全文。
2.“凝視”除詞典上的意義外,在文中還有一層什么意思?從行文的角度來說,作品中的“他”起什么作用?
答:
答案 “凝視”在文中的含義:用心去看。
“他”在文中的作用:起線索作用,是作者的代言人。
3.文章第(6)到第(10)段寫對現實世界的觀察,隱含著三方面的沖突,請概述。
答:
答案 沖突一:物質繁榮的背后是精神的頹廢。沖突二:城鄉發展失衡(或“城市快速發展而農村被遺忘變得陳舊、老邁”)。沖突三: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同時,和諧的自然生態卻遭到嚴重破壞。
4.文章第(24)段寫道:“太陽是假的。那是黑暗中的一種習慣性幻想。”寓意是什么?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聯系全文簡要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