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十 加強節能環保 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4)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準備,事物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如果任由資源浪費與環境破壞而不加以扭轉,必將對我們的生存與發展造成嚴重威脅。(5)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做到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斗。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歸根到底是為了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二)加強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措施(怎么做)1.經濟學角度(1)要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要改變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為特征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構建節能降耗、安全環保的長效機制,就要按照價值規律辦事,不斷加大損害公共利益行為的成本,真正讓重視者得利、輕視者受損,才能提高企業節能的積極性。(2)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快資源性產品價格和市場化改革進程,逐步建立體現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形成機制;要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實行有利于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價格、財稅、金融等經濟手段;要加強法制建設,完善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體系,查處這類違法行為。(3)依靠科技進步,使企業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要增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形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動力源泉。(4)必須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用先進適用的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服務業,嚴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產業的發展,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5)必須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6)要推動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資源循環式利用,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努力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7)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倡導綠色消費,要構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8)要繼續堅持立足國內的基本方針,加大國內資源勘探開發。同時,要積極開展國際能源資源合作,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9)堅持科學發展觀。要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尤其要大力發展能耗低、需求大的現代服務業,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2.哲學角度(1)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們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做到人與自然界和諧相處。☆高☆考♂資♀源網 (2)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能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必須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3)把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必須尊重客觀規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4)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要堅持聯系的觀點。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關系,做到人與自然協調發展。(5)辦事情要善于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作為重要途徑。要堅持開發和節約并舉、節約優先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