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十 加強節能環保 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2)理想的實現需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我們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必須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3)此外,還可以結合聯系的觀點,事物的發展是有規律的,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來分析。3.從政治常識角度分析可以結合國家職能、“三個代表”主要思想、國家的綜合國力等知識點來分析。(六)如何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1.從經濟學角度分析,主要有:堅持市場調節與國家宏觀調控相結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牢固樹立和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依靠科學進步,采用節能技術和設備,引進國外能源;采用現代科學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科學管理水平;調整經濟結構,大力開發新產品;樹立健康、節約、環保的消費觀,等等。2.從哲學角度分析,可以結合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相結合,堅持聯系的觀點和全面的觀點,堅持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等知識進行分析。3.從政治學角度分析,強化政府責任是關鍵環節,加強依法治理是主要保證,還可以從正確行使國家職能(經濟職能、文化職能、社會公共服務職能)、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等角度展開分析。【知識綜合】(一)經濟學角度1.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近年來,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太湖等流域部分水污染嚴重,很大部分原因是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沒有根本轉變,污染物排放量大,超過水環境容量。這就完全背離了科學發展觀,沒有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這也告誡企業經營者,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是企業經營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時也說明市場調節存在固有的弱點和缺陷;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法律、道德進行規范和引導。2.市場調節有自身的弱點和缺陷,這就需要國家加強宏觀調控。正是由于地方政府宏觀調控缺失,才導致水污染重大事件的發生。這就要求國家運用經濟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二)哲學角度1.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我國土地、淡水、能源、礦產資源和環境狀況對經濟發展已造成嚴重影響,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超出了國內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也對整個世界產生重要影響。出路就在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因而黨和國家提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正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體現。2.堅持正確的思想意識。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推動或阻礙作用,要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要轉變觀念,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3.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影響到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人們的觀念、科技和體制等因素,影響到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4.堅持全面的觀點。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人們看問題堅持兩點論、兩分法,堅持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5.要重視量的積累。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的變化,可以引起質變,因而不僅要重視量的變化,還要學會“優化結構”。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尤其要大力發展能耗低、需求大的現代服務業,提高先進制造業的比重,通過結構調整,構建發展方式轉變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