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
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客觀的(3)支配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客觀的自然界有自身的規律。如萬有引力定律、新陳代謝規律、化學元素周期律等。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受規律支配。如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的基本規律,受這一規律的支配,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但由于各國具體條件的不同,各國社會發展具體階段會有所區別,但總的趨勢是不可改變的。又如階級斗爭的規律和價值規律等等。
總之,社會的產生、社會的存在和發展、社會發展的規律都是客觀的。所以,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客觀的。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神,也無所謂神的創造作用,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客觀實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把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叫做物質。指明整個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本質是物質。
3、物質的含義: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注意:哲學上所講的物質不等于自然科學的物質。物質不等于物質的具體形態。
鞏固新課:為什么說人類社會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物質的含義是什么?
思考題:什么是意識?為什么說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