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三政治傳統文化的繼承復習
(2)要辯證地認識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堅持“取其精華,取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的正確態度,保持和發揚其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改造或剔除其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
(3)題中觀點只看到了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而忽視其消極影響,是片面的。
1-5.addaa 6-10.bcbdc 11.c 12.b
13. 答案:(1)對待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承保持和發揚;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落后、腐朽的東西,必須加以改造和剔除。
(2)對待傳統文化,要立足實踐,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創新,以體現時代精神,順應社會發展要求。建設和諧文化,不是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簡單回歸。
課后作業參考答案
(1)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學生從小接受“國學”熏陶,有利于傳承中華文明,培養青少年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從這一方面說,老師的觀點是正確的,家長的觀點是不對的。開設“國學”課程,也要分清精華和糟粕,對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東西要加以改造和剔除。專家認為傳統文化是糟粕,沒有可取之處;若籠統認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背道而馳也是片面的。
(2)正確對待傳統文化,既要批判地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發揚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做到古為今用;又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充分體現時代精神;還要反對復古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