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政治生活與哲學主干知識點
②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
(3)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
(4)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原理內容】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和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方法論】要求我們要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
2、人生觀、價值觀
(1)人的價值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和責任(即社會價值),二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即自我價值)
人生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①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
②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③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3)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
①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②自覺地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
⊙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特點:社會歷史性和主體差異性(相對性)
(4)人生價值的實現:在勞動和奉獻中、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在砥礪自我中實現人生價值
① 根本途徑: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
② 客觀條件: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
③ 主觀條件: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a、實現人生價值,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
b、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
c、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